第3章终达陈家村

没走一会,远处天空传来嗡嗡声,众人一惊,自从1937年鬼子全面侵华后,鬼子的飞机到处作恶。大家都知道坏事了。领头的大汉急忙大喝:“分散开,不要聚集。”跑在最前方的车轮圆了鞭子,啪~啪~一声声响鞭让拉车的骡子跑的飞快,后面的车控制住速度,赶车的一个个都是好手。队伍逐渐拉开距离分散行驶起来,可惜飞机转瞬即至,两架飞机投下两枚炸弹后拉高后又朝他们飞来,轰~轰~。两声巨大的爆炸声中有两头骡马倒下,行驶的马车翻倒,车上的众人也摔倒在地,痛苦的呻吟声、女学生的惊叫声、骡马的嘶鸣声,及螺旋桨的轰鸣声,飞机机枪的喷火声混成一团。

就在此时,躺在车上的何雨柱突然睁开双眼,眼中丝丝雷电不停跳动,慌乱中陈小满也没发现柱子的异常,眼中的丝丝闪电瞬时扩散到小鬼子的飞机周围,嘭的一声两架飞机同时在空中爆炸,机枪子弹在土路上扬起的两道沙尘也在马车后面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好奇鬼子的飞机为何会突然同时发生爆炸,但更加庆幸鬼子飞机爆炸了,要不然这些人,不知道能活下来几个人。

何大清停下驴车,转头看向后方,便宜小舅子的马车翻倒在地,骡马停在车边,陈佳酿躺在车边的地上一动不动,陈小醉慢慢爬起身。后面学生队伍中也有三辆马车侧翻。何大清与陈小满急忙跑到陈佳酿身边,扶正翻倒的马车,把陈佳酿抬到马车上,检查起他身上的伤势,陈小满嚎啕大哭,陈小醉也痛哭流涕。陈佳酿随部队抗战,每到一处都把妹妹安排的妥妥帖帖,陈小醉跟随哥哥也学会了简单的救护,急忙帮哥哥止血。学生那边,八路军战士和学生一起紧急抢救幸存者。“报告政委,牺牲2名同志,重伤1人,轻伤7人,13名学生无一牺牲,只有5人受了轻微的擦伤。”一名八路军战士走到刚才与何大清他们点头打招呼的大汉面前汇报。

政委沉思了一会,对那名战士命令道:“赶快救助伤员,收殓好牺牲战士遗体,丢弃损坏马车,不必要的行李也丢掉,把伤员放上马车,随时准备转移。”下完命令,又转头看向何大清这边,朝戴眼镜的学生代表招了招手,等学生代表跑到他身边,小声的对他说了些什么。

等他说完,戴眼镜的学生代表叫上齐刘海学生头的女学生,两人带着一个急救箱就跑向何大清这边,检查了陈小醉刚才包扎的伤口,发现只是从马车上摔下来的擦伤,并无其他伤口,重新上完药后,安慰了陈小满姐妹就匆匆离开回到队伍向政委报告,政委听完报告想了想,然后朝何大清他们走过来,何大清他们刚收拾完散落在地上的行李物品,看见那名八路军大汉走过来,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呆呆的看着他。“乡亲们,你们好,我们是八路军,是老百姓的朋友,小鬼子大扫荡要来了,如果你们住在附近,赶快回去通知乡亲们进山躲起来,免得招了鬼子毒手。”

陈小满听完后感谢道:“我家在白羊沟附近的陈家村,离这里还有段距离,那里都是山,鬼子来了我们就上山,山上有躲藏的地方。”

“好吧,你们注意安全。”大汉刚说完,几个八路军战士与戴眼镜的学生代表找了过来,他们走到一边不远的地方开起了小会。

“小鬼子飞机都出动了,估计这次扫荡规模不小,回根基地的路估计走不通了,必须想办法绕路了,我们必须赶紧回村子通知老乡转移。同时撤离寄养在乡亲们家中的机关子弟和伤员,那里己经不安全了。一班二班三班除受伤人员,都随我执行这项任务。”

又抬头对学生代表说道:“刘伟同志,你们的接风宴估计要延后了,你带领学生队伍和伤员去陈家村找一个叫陈马鞭的老乡,他是我们的同志,他会安排好你们和伤员的。刚才的乡亲里那位大姐就是那个村子的人,你一会跟随他们就行,见机行事。我留3辆马车给你们。”然后站起身来:“执行命令吧!”

戴眼镜的学生代表回到何大清这边找到陈小满,走到旁边小声的问起了是否认识陈马鞭,陈小满一脸疑惑的看着这名学生:“我认识,陈马鞭是我爹,我们村除了我爹叫这个名字外,没有其他人叫这个名字了。”看着戴眼镜的学生代表好奇的样子又解释道:“我们家祖上是酿酒的,我爸他们这一辈都是用酒曲原料来取名字的,我堂伯就叫陈辣蓼,叔叔有叫陈地锦,陈橘叶,陈桑叶,陈血见,陈首乌的。”

听完陈小满的解释,戴眼镜的学生代表有点不好意思,然后告知一会有人跟随他们去陈家村。

陈小满点点头道:“好的,我可以带你们去我家,你们有人会赶车吗?我堂弟现在受伤昏迷没醒,能安排一个人帮忙赶车吗?你们可以安排些人到我们的车上!”戴眼镜的学生代表听完后连忙点头说道:“我们同学没有会赶车的,你等我去问问八路军战士是否有人会,马上给你答复。”说完飞快的跑到八路军这边向政委汇报刚才的情况。

政委惊讶的看了看陈小满,然后对戴眼镜的学生代表说道:“刘伟同志,那位大姐是我们同志的家人,这件事我可以确定。轻伤员战士里就有两人在刚才马车翻倒腿部受伤,他们刚才还要申请跟随部队行动,我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赶车肯定没有问题。你有学识,又是经过组织层层考验过的好同志,我代表组织把伤员和你的同学们交给你带领,希望你带领他们安全的到达后方,完成组织交给你的任务。”

戴眼镜的学生代表听完政委的话,立刻立正站好,大声说道:“政委,我保证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政委轻轻拍了拍学生代表的肩膀。转头走向八路军战士这边。

戴眼镜的学生带着学生队伍和伤员赶来3辆马车,齐刘海学生头女生在陈小满耳边小声的说了些什么,陈小满听完点点头。女学生高兴的跑到戴眼镜的学生代表面前又说了些什么,学生代表犹豫了一会也点头同意,他们把六名女生还有陈小醉照顾的何雨柱都安排到陈小满驾驶的马车上,何大清负责驾驶陈佳酿的那辆马车带上部分男学生与伤员,还有一辆马车由一名轻伤战士驾驶,剩下的人都上了那辆马车。多出来的两辆马车退给八路军战士这边。政委看了看学生代表那边,只见他们都整装待发,命令战士接收马车安排人员驾驶。多出来的运力让政委轻松的转运伤员和机关子弟。一群人分成两支队伍朝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路边只遗留倒毙的骡马和丢弃的车架。

何大清一众人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到达了陈家村,马车刚到村子,就有村子的人通知了陈马鞭夫妇,得知他们路上的经历后陈马鞭也是后怕不己,陈马鞭夫妇看着昏迷不醒的侄子与外孙泪流满面,陈王氏更是抱着闺女外孙嚎啕大哭。但鬼子要来大扫荡可耽搁不起,陈马鞭呵斥了嚎啕大哭的陈王氏,连忙召集村民带领学生与伤员转移,何大清拉住自家老丈人:“爸,我得赶回城去。”陈马鞭脸一黑:“这个时候了,外头小鬼子都要大扫荡了,有多危险,你不清楚,你忘记38年小日本在白羊城做的恶事了?”何大清低下头抿了抿嘴:“今儿个晚上我们掌柜接了小日本的宴席,那汉奸说了,不做好就要杀掌柜全家,随行的翻译点名要我主厨。我要不回去就是害了栾掌柜的。”

陈马鞭双眉紧皱,知道这个女婿为人义气,叹了口气无可奈何的道:“那你路上小心点,南边那条路怕是走不通了,绕路吧。走东边那条小路,再绕道昌平回去。”

何大清听完一头雾水,陈小满接过话头:“爹,那路我熟,以前跟着您没少走,我陪大清回去,就是柱子得麻烦您和娘了。”陈王氏听完女儿的话,脸色煞白,放下外孙,抓住陈小满的手,满眼乞求的盯着陈小满。何大清看着媳妇和丈母娘,正要拒绝。陈小满决然地掰开开母亲紧握的双手,用力的抱了抱陈王氏,转身紧紧握住何大清的手,深情的看着他。陈马鞭抹了把脸,转过身:“柱子在我这你们放心,我也不劝你们了,要走赶早。”陈小满带着陈王氏走到何雨柱旁边,母女俩看着昏迷不醒的何雨柱。陈小满蹲下身,轻轻的抚摸着儿子苍白的脸庞。抬头看着母亲:“娘,柱子就辛苦娘照顾了,我们回去忙完就赶回来。”说完满脸泪痕的站起转身朝何大清走去。

何大清夫妇总算是安全的在北平城宵禁前赶回了西九城。

陈家村众人,也在何大清夫妇走后不久就成功的转移到了山上,村民家里该藏的东西都藏起来了,牲口也都转移到山上了。

傍晚,政委的队伍也带着伤员和机关子弟赶到了陈家村,在天彻底黑下来之前,总算是转移到村民在山上布置的一个大山洞里。所有机关子弟与伤员全部安置好,时间差不多都到深夜了。

陈小醉在山洞临时医院里给何雨柱补充水分,又检查了还未苏醒的自家哥哥,主动留下与齐刘海学生头女学生一起值班照顾伤员,由于年龄相仿,两人很快熟络起来,得知女学生名叫沈丹屏,19岁,北平人,原就读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由于日军占领北平,学校去年年底被迫关闭转移至川省,由于父母不放心她远去川省求学,一首休学在家,在日军占领北平的几年里,痛恨小日本的残暴,决定与留守北平的13名同学参加八路军共同抗日,今天偷偷留下家书随同学们出来。沈丹屏也得知了陈小满全家遇难跟随哥哥出川抗战从上海、南京、武汉、长沙一首到腾冲惊险与艰辛。两人相互倾诉着战乱同胞的苦难,对小鬼子的痛恨,不知不觉中聊到了天微微泛白,她们完全不知在她们不远处陈佳酿与小何雨柱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