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贡献的人

不一会儿的功夫,赵安民就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从后面一排教学的平房里走了出来,然后来到了走廊尽头挂着的一块铁盘前,拿起旁边一个小锤子,敲出了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了。

那些在教室里面的孩子,听到这个铃声以后,马不停蹄的从教室里面跑了出去,脸上都洋溢着无法言语的喜悦。

他们三五成群都聚集在一起,即便是摆弄地上的杂草,都有着无穷的快乐。

其他教室的几名老师,趁着课间休息的二十分钟,都回到了办公室。

这个时候,他们赫然发现办公室里面坐着四个人。

这几个老师虽然不认识赵安民,但是他们却认识李家荣和王晓兵。

“李书记,你来我们学校有什么事吗?”为首的老者说道。

“老张,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镇上新上任的镇长,赵安民,今天特意过来了解一下你们学校的情况。”李家荣说道。

张小波听到这一句话,目光立刻看向了坐在一旁的赵安民。

“赵镇长,我们学校的整体情况你也看到了,您如果还有什么要了解的,我肯定都如实回答。”

如果是在过去几年的话,他还希望政府部门帮忙解决学校的经济问题,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有了这股热情,只希望政府别给学校找麻烦就行了。

赵安民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你是学校的校长吧?哪个是支教老师?”

在他的面前站着是四个人,除了张小波以外,还有着两个中年人,以及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

“赵镇长,你好,我是红沟村支教的老师,马阳。”二十出头的青年非常客气的说道。

赵安民看了他一眼,心中真的是非常敬佩。

如果不是因为这么一群热爱祖国的人,在艰苦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已,那么也不会有二十年以后强盛的国家。

“我听说你这边,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为什么还继续留在这里?”

“赵镇长,有些事情必须有人去做,我时刻记着大领导说过的话,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我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自已的贡献,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人才。”马阳骄傲的说道。

虽然他的衣服上有着一些补丁,虽然他的鞋子有些破旧,但是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自信。

赵安民见到这一幕,心中颇为感动。

“马老师,非常感谢你,我回去以后,会第一时间,弄清楚为什么没有给你发工资?最多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把你没有发放的工资补回来。”

马阳听到这一句话,那从容不迫的脸上,立刻露出了一抹喜色。

“赵镇长,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您可以先把钱给那些过来支教的中专学生,我在这里已经工作六七年的时间了,即便是不发工资,也能够勉强撑下去,但是那些学生没有钱的话,很有可能会离开这里,给孩子们的教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前两个月的时候,就有一个分配过来的中专学生,但是因为条件艰苦,以及发不出每个月的工资,所以待了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直接跑路了。

“马老师,这一点还请你放心,我既然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不可能只解决你一个人的问题,必须把整个乡镇对支教老师拖欠的工资全部发放。”赵安民严肃的说道。

在他的话音落下以后,众人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惊讶之色。

“赵镇长,您要是真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我在这里先代表所有支教老师,谢谢您了。”马阳激动的说道。

赵安民又询问了一下小学的其他情况,这才了解到孩子们现在只有语文,数学两门课,在三年级的时候会上政治思想课。

“马老师,张校长,那我们这边就先回去。”

张小波和马阳等人,亲自把赵安民送出了小学。

“赵镇长,您慢走。”

赵安民从红沟小学离开以后,便毫不犹豫的收起了自已脸上的笑意,皱着眉头看向了李家荣。

“李书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的心中很清楚,支教老师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他们的工资基本都是专项专款

“赵镇长,这也不能怪我们,县里面的财政困难,让我们自已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乡镇的情况你也看见了,真的拿不出钱。”李家荣一脸为难的说道。

赵安民听到这一句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李书记,刚才你应该听到了马老师的一番话,而且你在江湾镇工作这么长的时间,应该更了解这些支教老师的难处,为什么就没有想过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赵安民严肃的说道。

他又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金,询问道:“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面,我们政府部门办事人员的工资,有没有拖欠过?”

“前两年有过这种情况,但是自从张县长过来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这种情况。”王金说道。

他也不清楚其中的具体原因,不过现在能够准时的把工资发出来,那也是现在的不错了。

赵安民在听到这一番话以后,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继续追究,等解决好明天的记者采访以后,再处理这件事情。

“晓兵兄弟,那我们就先回市政府了,过去在预制厂建设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随时来政府大院里面找我。”

他从红沟村离开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到政府大院,而是来到了桥口村的渔场。

毕竟明天记者的采访,该交代的还是要提前和他们交代一下。

黄大民看见赵安民以后,那平静的脸上立刻露出了一阵笑意。

“赵镇长,您怎么来了。”

李家荣瞧见这一幕,心中是真的感觉到了差距。

他们在下乡视察的时候,可没有遇到过乡亲们这么热情。

赵安民主动说道:“明天有记者到你们渔场这边采访,我提前过来和你们交代一些事情,免得明天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