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孺子可教

凡人仙骨 猫冬瓜 4190 字 2024-12-05 00:57

“小兄弟,下次什么时间再送来?”

孬蛋想了想,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酿酒师傅被土匪杀了,好在他还有几个徒弟,假以时日,肯定会酿出一样口味的酒。”

“你就说需要多长时间?”

“三个月吧!”

“绝对不行!”

他要给县太爷、刺史大人、节度使大人上贡,这些老爷还有自已要上贡的人,说不定还要上贡给当今圣上。

这是自已飞黄腾达的绝佳时机!

他绝对等不了三个月,即使他能等,上面这些老爷们也没法等。

当官要趁早,古今皆然!

“我尽力吧,争取一个月酿出新酒来。”

“绝对不行,我最多给你七天时间,你必须给我送新酒来。”

“西门大官人,您太强人所难了,我这酒之所以金贵,就是因为工艺复杂,产量极少,如果天底下的人都能喝到我这酒,那我这酒还能这么珍贵吗?”

西门大官人心想,没看出这小子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说的话极有道理。

是啊,这么好的酒确实只能少数人喝。

“小兄弟,以后这酒你不要卖给别人了,只卖给我。小筒酒我给你500文一筒,大筒1000文,你有多少我要多少。我只要求一点,其他任何地方不能出现这种酒!”

西门大官人想垄断竹筒酒,全国上下,任何官员想得到这竹筒酒只能通过他。

“而且你要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能做到吗?”

孬蛋满口应承下来。

“给小兄弟150两银子。”

“西门大官人真敞亮!”

孬蛋怀揣150两银子离开了西门大官人的豪宅。

来到饭馆,林婉儿正坐在窗边的椅子上喝茶。

美人倚窗,美的不要不要的。

林婉儿没问卖没卖完,也没问卖了多少钱,只撒娇般说了一句:“我饿了。”

“老板,点菜。”

孬蛋手中有钱,心中不慌,点菜的口气都硬气了许多。

吃过饭后,孬蛋带着林婉儿开始逛县城最繁华的那条街。

又路过门口挂着四个大红灯笼的三层小楼,这次孬蛋连正眼都没有瞧一瞧,他眼里只有林婉儿。

孬蛋带着林婉儿买了新床单、新枕头、新被子,又买了许多日用品,最后路过布料铺,给林婉儿扯了一块花布,做身花衣服穿着,肯定很好看。

当一切购买妥当,准备回程时,孬蛋才发现答应给李秀才的10筒酒全卖给了西门大官人。

孬蛋暗骂自已见钱眼开,不讲仁义廉耻。

“婉儿,你在前面茶馆等我,我去拜访一下我的老师,片刻便回。”

林婉儿没有多问什么,只说快去快回。

孬蛋觉得林婉儿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女人,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孬蛋来到一处酒肆。

“老板,买一个空酒罐。”

老板以为自已耳朵出了问题。

“客官,您说什么?”

“我买一个空酒罐。”孬蛋耐心地说道。

“没有!”老板不耐烦地说道。

跑酒馆里买空酒罐,这不消遣人吗?

“这个可以有!”

“这个真没有!”

“那买一罐酒。”

老板喜笑颜开,拿出一罐酒放在柜台上。

“客官,5文钱。”

孬蛋掏出5文钱,一枚一枚摆在柜台上。

“各位,今天我请客,请大家喝酒,老板,给在座的客人们满上。”

孬蛋的豪言壮语赢得一片喝彩,大家纷纷赞道:少爷大气!

老板拿着满满的酒罐倒了一圈,最后提回一个空罐,放在柜台上。

“这不就有空酒罐了吗?老板刚才你为什么说没有呢?”

老板哑口无言,孬蛋提着空酒罐飘然而去。

在无人处,孬蛋用葫芦里的酒灌满了这个空罐子。

抱着罐子来到李秀才的家,尚未进门就听到他在屋内大声吟诵自已的大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看到孬蛋抱着酒罐前来,李秀才微微一怔,心想怎么不是竹筒酒。

孬蛋猜到了他的疑惑,打开盖子,把罐子放在桌上。

“老师,竹筒太小,我给您换了罐子,酒是一样的酒,你可以尝一尝。”

李秀才闻到酒香,确实是自已日思夜想的味道。

接过罐子,就接连豪饮数口,嘴里不停地赞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近酒,杯莫停,好酒,好酒啊。”

李秀才的酒话,孬蛋听不太懂。

“老师,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嗯?你不是来识字的吗?”

“老师,字我都学会了,我是专门来给您送酒的。”

“啊?孺子可教也!哈哈。”

回程的路上。

孬蛋推着独轮车,夹杂着一群人中间。

想什么怕什么,怕什么来什么!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长着一张长驴脸的土匪,扛着一把刀从树林中窜了出来,身后跟着两个拿红缨枪的土匪。

为了以防万一,这群人在出发前就推选了一个年长的老者,遇到土匪时他出来交涉,每个人交了10文钱,用作买路钱。

“各位好汉,我是前面时垄村的族长,今天路过贵宝地,多有打扰,这里有100文钱,请各位好汉喝酒。”

他颤巍巍地捧着100文钱,交到土匪手里。

土匪把钱放在手中颠了颠。

“你这老儿,这是打发要饭的,100文钱?还不够爷逛趟窑子。今天拿不出1000文钱,休想过去。”

土匪有土匪的规矩,拦路抢劫也是一种营生。

遇到土匪,过路的人掏出一部分钱来,土匪就会放他们过去,双方达成一种默契。

土匪不杀人,路人不报官,这样土匪的营生能长久,过往的行人也不用换路而行。

可就是有些土匪,目光短浅,不懂的细水长流的道理。

很显然这伙土匪就是,盗亦有道,他们没道。

“各位好汉,我们这几十个人都是穷苦人,还请好汉们高抬贵手,放我们过去。”

老族长故意提到我们几十个人,就是告诉土匪,我们人多,逼急了大不了鱼死网破。

也许是初生土匪不怕虎,他们三个人愣是没把这几十个人放在眼里。

土匪拿着刀,骄横地走到人群中,用刀背拍拍这人的脸蛋,打打那人的屁股,一个敢吭声的都没有。

一把刀可以唬住一群人,谁也不愿意做出头的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