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时分,村西头老赵家屋后,传来三声狗叫,紧接着又是三声猫叫。
不一会儿,赵圆圆蹑手蹑脚地从屋里走了出来。
这是孬蛋和赵圆圆约定的见面暗号。
“孬蛋哥,啥要紧的事这个点来?冻死我了。”
赵圆圆冻得口中不停地吹着热气哈手取暖。
“伸我怀里给你暖暖。”
孬蛋把赵圆圆凉乎乎的小手拉过来,他看到一双冻的红肿红肿的手,孬蛋当时就心疼的流下泪来。
他小心翼翼地把她的双手揣在自已塞满干草树叶的破棉袄里,她感到一股温暖传遍全身。
“孬蛋哥,你这么晚找我啥事啊?是不是山洞太冷,你待不住啊?可我不敢留你啊。”
“圆圆,我来借把砍刀,我记得你家有把大砍刀,借我用用。”
赵圆圆吓得脸都白了。
“孬蛋哥,你要杀谁?杀人可犯法!”
孬蛋被赵圆圆说话时呼出的热气吹拂在脸上,他感觉身上痒痒的,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孬蛋感觉自已膨胀了,他有一种飞天遁地的冲动。
“孬蛋哥,你怎么不说话?”
孬蛋的思绪重新回到现实。
“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借砍刀要去砍点木柴,山洞太冷了,我需要木柴取暖,然后再把你家锯子一起借给我。”
孬蛋撒了个谎,葫芦的事他不打算告诉任何人。
“那我就放心了,你等着,我去给你拿。”
赵圆圆回到家中,不一会儿就拿着一把砍刀和锯子走了出来。
“孬蛋哥,有件事我……算了,以后再说吧。”
赵圆圆欲言又止,她已经决定要给靠山屯刘大麻子家当童养媳,他家儿子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傻子。
这样可以换来5000文铜钱做嫁妆,她爹需要这个钱来给她弟弟娶媳妇。
“好,下次还砍刀的时候你再给我说,快回屋吧,外边太冷了。”
孬蛋急着去砍竹子,没有注意到赵圆圆的表情。
孬蛋拿着砍刀和锯子,来到宋世仁的那片竹林。
为了不引起怀疑,孬蛋特意钻到竹林深处。
当第一刀砍下去的时候,孬蛋吓了一跳。
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幸好自已早有准备,还借了锯子。
孬蛋收起砍刀,用锯子慌里慌张地锯了三棵竹子变收了手,拖着竹子来到山洞。
孬蛋点燃一堆火,火光瞬间照亮了他那张因兴奋而红扑扑的脸。
今夜他充满了干劲!
干!
干他个不眠不休!
孬蛋把竹子上的枝叶用砍刀全部砍掉,用锯子沿着竹节截出上下全封闭的竹筒。虽然这样很费竹子,但完美解决了盖子的问题。
一根竹子就可以制作出十个竹筒,三根竹子制作出三十个竹筒。
孬蛋看着这些竹筒,仿佛看到了一串串的铜钱,一笼笼热气腾腾的肉包子……
他把竹筒整齐地沿着洞壁排列起来,然后用砍刀上方的铁钩在竹筒一端开了一个黄豆大小的开口。
竹子两节处都是很薄的一层,很容易就戳开了。
做完这些,孬蛋用砍刀削了三十个小木塞子,大小正好可以塞住竹筒的开口。
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孬蛋从耳朵里掏出了宝葫芦。
默念两句“大大。”
葫芦便大了起来。
孬蛋拿起葫芦小心翼翼地把每个竹筒都灌满了珍馐佳酿。
然后用木塞把竹筒口全部塞住。
看着三十个竹筒整整齐齐地排在那里,孬蛋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仿佛那是自已的三十个孩子一般。
孬蛋突然想起了什么,拿起砍刀利用剩下的竹子削了三个竹筒杯子。
待会有大用!
此时天已有些蒙蒙亮光,孬蛋虽然疲惫,但也不敢歇息,他必须赶在天亮之前离开这里。
村里人多眼杂,他不得不防。
孬蛋拿起葫芦,“咕咚咕咚”喝了几口酒,顿时全身的每一个毛细血孔都活跃起来。
孬蛋全身充满了干劲。
他把所有的竹筒都装在一个麻袋里,便背着出了洞口,然后步履轻盈地下了山。
自从天天喝葫芦里的酒,孬蛋觉得自已的力气越来越大。
二十里的路,孬蛋背着麻袋,一个半小时就走到了,中途连肩都没换。
来到小仲村镇,街上已经挤满了人。
原来今天镇上逢集,孬蛋嘴都笑歪了。
他找到一块平地,把麻袋里的竹筒一字排开,顿时围满了吃瓜的群众。
大家都很好奇,他这竹筒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
孬蛋几次想张嘴吆喝,都没有张开嘴。
小孩脸皮薄,第一次羞涩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这里面装的什么东西?”一个嘴上没毛的小青年问道。
“这是我家自酿的竹筒酒,祖传配方,喝一口满嘴留香,喝两口延年益寿,喝三口赛过活神仙。家人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孬蛋把路上琢磨的词都用上了,顿时引来围观人群的一片嘘声。
“小屁孩,口气还不小。”
“我怎么看到牛在天上飞啊。”
“那是有人在吹牛……”
众人议论纷纷,孬蛋毫不介意。
他知道这些围观的人根本买不起他的酒,他在等待有钱人。
“你这酒怎么卖啊?”终于有人问起了价钱。
孬蛋朗声回答道:“100文一筒。”
众人又是一阵惊呼。
“疯了吧,小子,一筒酒敢卖100文?”
“抢钱啊,100文?我的天呐!”
“酒馆里那么大一坛子酒才卖10文钱!”
“你这酒难道不是粮食酿的吗?”
众人议论纷纷,孬蛋既不解释也不生气,一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样子。
一传二,二传三,很快,有人一竹筒酒卖100文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小仲村镇集市。
很多人从集市东头走到西头,就为了看一眼100文一筒的酒什么样。
孬蛋的酒摊成为整个集市最大的流量集散地和打卡地。
看热闹的人多,买酒的人少,这也在孬蛋的预料之中。
宝葫芦里的酒必须走高端路线。
不是每一种酒都叫竹筒酒!
酒中贵族——竹筒酒!
孬蛋不是不想走低端路线,物美价廉肯定卖的快。
但这竹筒里的酒虽然源源不断,但竹筒却是有限的。
再砍几次,难保宋世仁不会发现。
所以孬蛋知道竹筒酒只是权宜之计,制作数量不能太多。
量少肯定要卖贵点才好,因为喝的起100文一筒酒的人根本不在乎再多掏100文。
要敲竹杠一定要敲有钱人的竹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