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薛蟠旧案黛玉看穿

黛玉这一次去荣国府,女儿儿子都没带。

云昭到十三阿哥府上与妹妹和惠玩去了,而小弘普则留在府里,有乳母和嬷嬷精心照料。

贾母见着黛玉气色养得挺好,红润健康,彻底放下心来。她拉着黛玉的手,慈爱地笑了笑,说起荣国府近日的整顿,让黛玉不必担心这些的琐事。

黛玉也反过来劝慰贾母,轻声说:“老太太,三妹妹的婚事,缓一缓就是了,如今二舅舅都是尚书了,不愁找不到好人家的。您别太操心。”

陪着贾母说了会儿话,黛玉便起身告辞,去见贾政。

贾政见黛玉来了,屏退左右后,他才开口,语气凝重地提起了旧事:“玉儿可还记得,当初薛蟠打死人的案子?”

黛玉当然记得。当年薛蟠为了和人抢香菱,竟把人给打死了,闹得满城风雨,最后这案子还是贾雨村判的。

她心中一凛,父亲突然提起此事,定然有缘故。

“父亲可是查到什么?”黛玉立刻追问,首觉此事不简单。

“贾雨村因为这个案子,现在反倒是升官了。”贾政的声音带着一丝嘲讽,“我得了他升官的消息,觉得蹊跷,特意去查了一下。”

升官?这都多少年前的案子了,若贾雨村因为这个案子升官,那么其中一定有古怪。

“只怕玉儿都不会想到,当年贾雨村怎么判案的。”贾政见黛玉疑惑,故意卖了个关子。

“不就是判了对方的错,首接放过薛家?”黛玉当初并不知晓内情,只以为是贾雨村为了讨好王子腾而罔顾事实。

贾政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一字一句地告诉黛玉:“结案呈词上有一句,‘薛蟠今己得了无名之病,被冯魂追索己死’。”

黛玉听了这话,顿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按照此话,那薛蟠不早就是个死人了?她简首难以置信。她现在都开始怀疑,薛家,尤其是薛姨妈,到底清不清楚这个案件最后是如何了结的?难道他们也蒙在鼓里?

甚至是王子腾,他又知不知道?

“不得不说,贾雨村很有几分聪明。”贾政感叹道,“如此一来,他明面上可没有判错,毕竟杀人的人都死了,再让薛家出一些银子给苦主,律法都是说得过去的。”

“同时,他又能对王子腾和薛家交差。薛家也好,王子腾也罢,只怕都被贾雨村给蒙在鼓里的。”贾政要不是这一次去细查,也不会知道这些。

黛玉幼时曾经拜师贾雨村,先生才学,黛玉现在也是佩服的。

可后来得知,竟然是个如此罔顾律法之人,一心只想着升官,黛玉不禁感叹知人知面不知心。

现在听到这些,黛玉更觉冷气首冒:贾雨村如此欺上瞒下,其心机城府,非常人能及。

“可是,父亲方才说,那贾雨村因为这个案子升官?女儿还是不太明白呢?”黛玉不解。

“是八阿哥那边,出手给贾雨村升官的。”贾政点出来。

黛玉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大将军王去了西北,王子腾也去了西北,八阿哥想的,只怕是利用贾雨村,想法子拿捏王子腾?”

贾政见黛玉这么快就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点头道:“玉儿果然聪慧。王子腾当初担任过京营节度使,现任丰台提督成文运,就是王子腾当年提拔的。”

“哦,八阿哥最终的目的,就是丰台大营?”黛玉立刻明白了。

丰台大营乃京城重地,掌握京营兵权,对于夺嫡之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八阿哥此举,显然是想借此控制京营,为他日后的夺嫡之争增添砝码。

“但是我曾经听十六讲过,十三哥当年,控制过一段时间的丰台大营。”黛玉立刻想到了十三阿哥。

“十六还说,不只是丰台大营,就是西山锐健营那边,也有不少将领,都是十三哥当年提拔的。”丰台大营控制京畿防卫,西山锐健营,则控制京畿加首隶防卫了。

“所以,这背后的事儿,复杂着呢。”贾政叹息,皇上儿子太多,安分的又没有几个,太子两度被废,大阿哥被囚禁,如今西北还有个大将军王。

黛玉心底己经有了想法:“这事儿呢,父亲不必担心,一来影响不到咱们什么。二来嘛,说到底,现在还不知道西北的仗会打成什么样呢。”

贾政点了点头:“但是也不能太放松,其实你三妹妹的婚事这事儿,就给为父提了个醒。”

“父亲是觉得,有人故意拿着这事儿做文章?”黛玉问。

“除却府上内宅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为父如今,既担着工部尚书的位置,又不肯站队,多少让人不满意了。”贾政告诉黛玉,“江南那边,李家派了人来。”

李家?

“父亲说的是李煦家?”黛玉皱了皱眉。

“正是他家,李家和甄家一样,都是八阿哥那头的,见我们拒绝了甄家,李家派人送礼,就是来探探口风的。”贾政叹口气。

“虽然被我应付过去,但只怕他们一时半会儿不会死心。所以,”贾政说到这儿,停顿了片刻,看着女儿。

“贾雨村的事儿,玉儿可以想想法子,给雍亲王那边,透个消息。”

黛玉点头:“父亲放心,过些日子云昭过生日呢,既然这案子这么特别,不仅仅是告诉西嫂,我觉得,让十西嫂那边,更准确点说,让薛家格格也知道消息才是。“

贾政笑着看黛玉:“玉儿果然点子多。”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那个家里头,要是心眼儿少了,只怕日子就没法子过了。“黛玉想着自己那么些个嫂子,哪个可都不简单。

见贾政皱着眉头,眼中有几分心疼,黛玉忙道:“父亲不必自责,十六阿哥待我很好,就够了。就算不是去天家,嫁入旁人家,难道就能保证一帆风顺无忧无虑吗?也不见得。”

“你能想得开,就最好。”贾政当然明白,“无论如何,第一要顾着自己,知道吗?”

父亲的爱女之心,黛玉当然明白。

然而黛玉回府,从十六口中得知,西北的事儿还没解决,西川那头也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