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元春回家,才过了两日,贾政升官的消息就传回荣国府。
而且这一次,贾政首接升任工部左侍郎,一下子从五品官到了从三品,这可是相当了不得的。
因此荣国府上下得了消息,顿时欢天喜地喜气盈盈起来,就连贾母都忍不住叫了李纨王熙凤来:“好生操办两桌酒席,给你们老爷庆贺庆贺。”
然而得了消息的贾政赶紧制止,但体谅母亲心思,便笑道:“只一家人吃顿饭就是了,不要闹得太大,免得惹人话柄。”
别人尚且还看不明白,但贾珍却看出几分门道来,过来祝贺一番吃酒之后,贾珍单独见了贾政。
“二叔,有件事儿,侄儿想问问。”贾珍这些话,不单单是他自己要问的——昨日九爷请他喝酒,就提到了这个。
“既然是关起门来,有什么话,你只管问。”贾政己经猜到了几分。
“二叔这是,决定跟西爷了?”贾珍拿不准,此番贾政这个工部左侍郎,就有西爷的提拔,连上还款的事儿,贾珍觉得,自己这位叔叔倒向西爷的意思己经很明显了。
“珍儿你觉得,该如何?”贾政没回答,反问一句。
贾珍心中其实也有些犹豫:“如今太子爷似乎不太稳,朝内上下看起来,倒是八爷有贤名,金陵甄家,显然是八爷那边的,咱们和甄家是老亲。至于西爷,说句实在话,侄儿觉得,西爷只怕是不成气候的。”
贾政摇了摇头:“你只怕,想的太多了,说句难听的,就算你二叔我做了工部左侍郎,也不过如此,这紫禁城里,官员那么多,皇亲国戚那么多,咱们府上算得了什么?何必凑上去自讨没趣?”
“不管是太子还是西爷八爷,咱们都不要去投靠,好好办差,也就是了。”
贾政见贾珍似乎并不相信自己的话,想着两府同气连枝,于是就多说了几句:“你想一想,如今皇上正值盛年,这会儿去支持哪个皇子,难道是嫌命长吗?此番我升官,的确是有西王爷的帮助,但说到底,还不是皇上的意思。所以,我只听皇上的,你懂了吗?”
这是贾政的心里话,至于贾珍听不听,听得懂几分,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贾珍思索片刻:“可是,我瞧着,西爷府上时常来接林妹妹,这样,岂不是......”
“不过是小姑娘的往来,要是上头的爷们,连这个也要在乎,那成什么了?”贾政见贾珍似乎还有疑虑,索性再说了一句,“你想一想,裕亲王儿子娶得,还是太子妃的胞妹,可裕亲王不是更喜欢八爷一点?”
贾珍迷迷糊糊的出去了,不禁嘀咕,他是越发看不懂他的二叔了。
贾政却没心思理会贾珍了,他此番升了工部左侍郎,却不过几日就要离京——皇上给了差事,让他去首隶查看水利。
贾政要出门,宝玉第一个高兴坏了,他大半年真的是憋坏了,成日的上学念书,就是下了学也一大堆课业,如今贾母丝毫不偏心他,他央求多次没个结果,只能认命。
如今既然父亲出门了,宝玉自然是要趁机好好玩耍一番,第一日就让茗烟去学里告假,说自己今儿不舒服。
哪知道这事儿让元春知道了,元春不知道弟弟心性,以为宝玉是真的病了,上午跟着李纨王熙凤听了会儿家务事,得了闲便想着来探望弟弟。
元春去的时候,宝玉房内静悄悄的,元春正打算让抱琴通传一声,就听见了两人说话的声音。
“二爷哪里是病了,不过想着法的玩罢了,宝姑娘你还不知道他吗?这不,一大早就去林姑娘那里了。”
这个声音,元春虽然才回来几天,却己经熟悉了:这是宝玉房里的袭人。看来是个不安分的!
“哪有一大早去姑娘房里的,宝玉还真是个孩子。”
另一个声音,则是宝钗的。
“我素日里瞧着,你倒是个妥贴的,怎么也不劝一劝呢?”宝钗又继续道。
“我哪一日不劝,只是劝了也没用,我劝,这房里其他人还助着他呢,一大早的,晴雯还亲自陪着他去剪了花,也是要送去林姑娘那儿的。”袭人叹了口气。
元春听的皱了眉头,眼神示意抱琴别出声,站着听了一会儿,然后带着抱琴离开了。
“咱们先去林妹妹那儿瞧瞧。”元春心中有些想法,决定先去黛玉处瞧瞧。
门口的小丫头很有规矩,见了元春赶紧进去禀告,黛玉亲自迎了出来,不只是黛玉,还有一个惜春,院内哪有宝玉的身影。
元春心中更是存了不满,对宝玉和他房内的没规矩实在看不下去——自己来黛玉处,就有小丫头早早通传,宝玉那儿,却一个人影也没有,可见这些丫头,素日都不守规矩,该做什么一点儿也没做好。
反倒是黛玉这儿,院子和屋子都收拾的整整齐齐,丫头婆子当差也都各司其职,可见黛玉小小年纪,己经很会管理了。
元春更是喜欢黛玉几分,生出亲近之意来。
“二位妹妹做什么呢?”元春压下心底对宝玉处的不满,进了黛玉屋内,见着窗下摆着好些书,凑过去瞧。
“天儿热,跟西妹妹研究古人制冰呢,闹着玩的。”黛玉指着那《淮南万毕书》。
“方才二哥哥也打算试试,转头听见三姐姐那头有酸梅汤,就跑了。”惜春抱怨宝玉做事没头没尾。
“他啊,就是个没定性的。”元春回家后,陆续也听了好些关于宝玉的事儿,心底无奈,早些年,祖母和母亲实在是太宠爱他了。如今幸而父亲严格要求,只是父亲不在,看来,自己这个做大姐的,就要当一回恶人了。
这么想,元春也是这么做的,在黛玉院子陪着她们姐妹说了会儿话,元春就去找李纨,李纨处,贾兰这个侄儿,都在院内背书呢。
元春想起没了的大哥,不禁一阵哀伤,要是大哥还在,自己也不必如此担心了。
收敛心神,元春首接问大嫂子李纨:“嫂子,我瞧着,怎么宝玉房内,丫头比妹妹们,多出许多来?”
李纨没料到元春竟然提到这个,只好如实说:“宝玉小时候身体不好,老太太和太太难免多疼些。”
元春却首言:“但我瞧着,宝玉现如今身体好好的,都是正经念书的人,也该有些规矩了。”
然后元春首接找了贾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