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众人算计的亲事

就在黛玉给贾政去信的时候,也有别人正算计着元春的亲事。

王子腾夫人曹氏趁着来看望王夫人的时候,主动提起来:“如今元春回家也有些日子了,这孩子转眼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了。她的亲事上头,你这个当娘的可有什么想法?心里可有合适的人选?”

曹氏可不是无的放矢,前几日,八贝勒福晋请她赏花,主动提起这事儿来——元春如今不只是国公府的嫡出姑娘,还是工部左侍郎的长女,又是王子腾这个武将的外甥女,这样一个人,倒是一步不错的棋。

因此,曹氏今日前来,便是奉了八福晋的暗示,前来探听王夫人的口风,看看王夫人对元春的亲事有何想法,是否己有心仪的人选。

“嫂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元春这孩子的事情,上头有她祖母老太太做主,外头又有她父亲老爷拿主意,我这个当娘的,又能说得上什么话?”提起元春,王夫人现在就是一肚子的气,自己的姑娘回了家,完全不把自己这个当娘的放在心上,一味的只顾讨好贾母,完全不管自己的亲弟弟,反倒是把什么兰哥儿看的重要。

“妹妹这话可就说得见外了。”曹氏听出了王夫人语气中的不满,心中暗笑,脸上却依旧带着亲热的笑容,“你可是元春的亲生母亲,她的终身大事,自然该听听你的意思才是。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可是天经地义的。”

曹氏也好些日子没来荣国府了,这次一来,便发现荣国府的气氛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隐隐感觉到一些变化,这让她在心底感慨的同时,却也不忘自己今天的真正目的。

“我这儿有一门极好的亲事,只是不知道你怎么想。”曹氏也不藏着掖着的,首接告诉王夫人,“这户人家可是正经的满族大姓呢,是显赫的郭络罗氏家族。虽然和八福晋那边隔了几层,算起来是远了些,但好歹也是五服之内的亲戚,根基深厚着呢。”

王夫人一听是郭络罗氏,倒是眼睛一亮:“这,这门亲事有把握吗?人家可是满族大姓,怕是寻常人家高攀不上吧?”

“自然是有把握,我才来问你呢,这孩子如今还是委署护军参领呢,五品官,年纪嘛,也跟元春合适着呢。”曹氏口中的,是八福晋的一个远亲,靠着郭络罗大家族的提携,混了个参领。

王夫人一听五品官,心底倒是满意了几分,贾政之前,也才五品呢。

“那这孩子家里什么情况?我总得多知道一些,才好去跟老太太那边商量。”王夫人忙问。

曹氏便将八福晋口述过的内容,对着王夫人说了一遍:“放心,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我这个亲舅母,难不成还能坑了外甥女儿?”

王夫人听完后,果然喜滋滋起来:“倒是难为你替元丫头想着,那我等下就去问问老太太,要是合适,就给你回个话。”

曹氏见王夫人这儿显然是同意的,便又夸赞了几句元春,也夸了郭络罗氏的那孩子,王夫人留她用了午饭后,她才告辞。

王夫之则高兴的丝毫不想耽搁,当日下午趁着贾母午睡起来后,就赶紧去荣庆堂报告这件喜事儿。

“很该恭喜老太太的,今儿我娘家嫂子来,提到元丫头的亲事。”王夫人面带微笑,当即就把事情全都说给贾母听。

“老太太是知道的,这郭络罗氏可是大姓,当年的安亲王如今的安郡王,还有八福晋等,又有宫里头的宜妃娘娘,咱们的孩子要是能嫁进去,真是一门好亲事。”

贾母沉思片刻,探究的眼睛盯着王夫人:“这郭络罗氏,跟安王那一支,只怕远得很吧?”

王夫人赶紧说:“不远,五服之内呢。”

五服?贾母微微有些不满:“府上后头廊下住着的,不也跟咱们五服之内?”

“那怎么能比,人家这孩子,都凭本事做到了参领,五品官呢。”王夫人赶紧又说。

参领,那自然是走武将的路子,武将的路子,那八旗子弟基本上都能混,贾母本想斥责她几句,忽然想到甄妃那所谓的侄儿,很不是个东西,于是贾母倒是转变了想法。

“她舅妈惦记着她,是好事情,只是这郭络罗氏家的孩子,我也要打听打听才是,你也别着急,等着我打听清楚了,咱们再请了她舅妈来,也不迟。”贾母决定先稳住王夫人。

见贾母脸色都好了不少,王夫人以为贾母这是同意了七分了,忙点头:“还是老太太考虑周到,自然是该打听清楚的。”

送走了王夫人,贾母当即让鸳鸯去请王熙凤来,打听人的事儿,自然是要贾琏去做的。

王熙凤是个聪明人,虽然贾母没说为何要打听那一位,但她心底倒是猜了个七七八八,回去就让贾琏赶紧去办。

这头贾琏很快打听清楚了,而外头贾政的回信也到了。

贾母先听了贾琏打听到的情况。

“老太太,这人风评并不太好,听说在军营里是有几分本事,可原本是订过亲的,后来嫌弃女方家庭不好了,就退了亲。再者,听说此然家里己经有了一房妾室,还生了个儿子。”贾琏在外头一向吃得开,要打听个人还是很容易的。

“好了,这事儿就别对外说了。”贾母示意贾琏下去,然后让黛玉来给她念信。

哪知道贾政信中只是让贾母不必担心,元春的亲事他心里有数,甄妃的谋划肯定是成不了的。

“你瞧瞧你舅舅,说的不清不楚的,这不是让我更担心了?”贾母听完了,倒是放下心来,只要宫里头不掺和,那这事儿就好办。

"外祖母,既然舅舅有把握,那就等着舅舅回来再说就是了,横竖舅舅下个月也就回来了。“黛玉如今也不知道为何,对二舅舅有种莫名其妙的信任。

好像以前信任父亲一般。

甄妃那头不必理会,但曹氏那里还等着答复,所以贾母首接叫了王夫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