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斥责王夫人

王夫人听到林如海把家产全都捐了,顿时就气的不行。

对着前来禀告的王熙凤,王夫人是一点儿也没有遮掩,当即咬碎了一口牙:“真真是……清高的林姑爷啊!”

王夫人这会儿声音尖锐,带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怒气:“他怎么不想一想,他的女儿以后怎么办?难道还能凭空变出银子来?不还是我们府上养着吗?我们贾府是慈善堂不成?白白养着一个拖油瓶?”

“将来大姑娘大了,难道不出嫁?这大户人家的女儿家,哪个出嫁不是十里红妆?光是体面的嫁妆就要多少银子!还有那些家具到日常用品,绫罗绸缎,哪一样不要花钱?他林如海倒是拍拍屁股走了,留下这么个烂摊子!”

王熙凤站在一旁,听着王夫人这番近乎失态的抱怨,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对于没能拿到林家的巨额遗产,她自然也是有些失望的,毕竟谁也不会嫌银子多。

然而,王夫人这番话,在她听来却未免有些太过刻薄了。

林妹妹初次进贾府的时候,可是带来了足足三千两的银子,养一个小姑娘,哪里花的完?

再说了,二爷出发前,太太还说什么,让他盯着点儿,哄着林姑父说将来把林妹妹嫁给宝玉,那么林家的家产就不用担心被人诓骗了去,说到底,太太哪里会想林妹妹做宝玉媳妇,不过是想要林家家产说的谎话罢了。

“这事儿,琏儿也真是的,一点儿也不机灵!”王夫人兀自愤愤不平,又将矛头指向了远在扬州的贾琏。“这么大的事儿,他都不知赶紧差人回来跟家里商量一下!就算不能阻止,也能提前想想别的法子啊!现在倒好了,煮熟的鸭子都飞了!白白忙活了一场!”

王熙凤见王夫人迁怒于贾琏,连忙替自己的丈夫辩解道:“太太您也别怪二爷了。奴婢听回来的下人说,当时西贝勒爷都亲自到了林家,而且手里还拿着林姑父的亲笔书信,指明要将家产捐献给朝廷,用于赈济灾民。在这种情况下,二爷就算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是无力回天啊。”

王夫人听后叹了口气,实在也想不到什么好法子,只是当晚,还是忍不住就把这些抱怨的话,在贾政跟前说了一通。

没想到的是,平日里不声不响和和气气的贾政,忽然发了火。

“你个无知妇人,懂什么!这事儿事关朝廷大事,妹夫如此,才是为了外甥女和林家长久之计。”

“枉你平日口口声声说什么心疼外甥女,我看你是心疼银子,还不知足,林家一来就送来三千两,就外甥女吃饭穿衣,能花多少?”

“我今儿索性把话说的透彻明白些,免得你听不懂。”

“如今外甥女是圣上跟前都挂了名的,你日后要是还像以前那般欺负她,到时候被上头追究,可没人能救你。”

王夫人一听这话立马不干了,当即反驳:“我什么时候欺负过外甥女,老爷定然听了什么人的挑唆。”

就差把‘老爷你肯定听了赵姨娘的挑唆’说出口了。

“挑唆?你没有?那下人说得出,林姑娘目下无尘、孤高自许,宝姑娘随分从时、大方展样这种话?你不是管家太太?”贾政当即冷笑一声。

王夫人心底一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这些话,都是她在背地里授意下人说的,为的就是抬高宝丫头,贬低林丫头,没想到贾政竟然知道得如此清楚!

“那也是琏儿媳妇管家不利,如今都是她管着,我并不......”王夫人将责任都推到凤丫头头上。

哪知道话没说完就被贾政打断。

“琏儿媳妇那儿,我自然会去跟老太太说清楚,但你这个管家太太,要是当不好,老太太跟前说。”

说完这番话,贾政看都不看王夫人那气的发白的脸色,首接抬脚就出去了。

外头听墙角的赵姨娘本来还沾沾自喜呢,如今王夫人吃瘪,她可是开心极了,见老爷出来,赶紧像往常一样迎接上去,打算温柔小意奉承一番,哪知道老爷连个眼神都没给她,首接抬脚往书房去了。

赵姨娘琢磨了片刻,借着送宵夜的份打算去一趟,哪知道贾政预判了她的行动,首接吩咐,不准任何人进书房。

贾政在书房,想的正是如何说服贾母,免了王夫人的管家权——王夫人是个短视之人,若是让她长期管家,只怕内宅都跟着坏事儿。

但贾母上了年纪,真指望贾母,也不现实,仔细想想,如今东府的白事都是凤丫头打理,倒是个有些手段的,但也是个唯利是图不知道谋长远的,所以只怕还是得说动老太太,请她好好教一教凤丫头。

除了王熙凤,家里还有珠儿媳妇,她到底是国子监祭酒家出来的,知书达理,也可以让她帮着分担一些事务。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而且让两房儿媳相互制衡,或许对整个家族的未来更有好处。

要说动贾母,那就得先把家里面临的几个大问题指出来,好让贾母知道,若是这个家继续这样下去,只怕要完蛋。

首先就是东府那出格的葬礼——这倒是好办,就告诉贾母,工部等同僚的议论都很不好,说他们府上太过张扬,甚至听说皇上也有几分不满。

其次,就是内宅的诸多问题,包括薛家长期借住在荣国府引发的种种麻烦,王夫人管家不利导致外头的奴才仗势欺人,比如周瑞家的女婿强占田地,赖嬷嬷一家依仗着老太太的恩情胡作非为等等。

想了整整一夜,第二日从工部回来,贾政就单独去见了贾母。

没人知道这对母子聊了什么,毕竟连鸳鸯都被贾政要求守在门外,屋内只有他们母子二人。

但很显然,贾政成功了。

因为第二日,贾母当着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王熙凤的面,先是夸了一句王熙凤:“凤丫头近来操劳不少,两府事务繁杂,多亏你年纪轻轻,却能打理得井井有条,着实难得。”

凤姐儿连忙推辞说不敢,哪知道贾母接下来一句话,就很有意思了。

“东府事务繁重,既然己经委以重任,不如你便暂且住在那边,也好专心打理,免得两边奔波劳累,亏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