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淞沪:钢铁洪流》
第一卷·时空裂隙
第六章 蕴藻浜:两栖车履带与时空涟漪
蕴藻浜的晨雾还未散尽,日军第6师团的观测镜己锁定滩头。
联队长藤田信雄盯着望远镜里的银灰色战车,手指在地图上的“蕴藻浜”三字划出深痕——那些战车没有履带,却能在泥泞中如履平地,车体两侧翻涌的水花里,竟浮现出淡蓝色的“渡”字水纹。
“报告!敌方战车在水面行驶时速达40公里!”通讯兵的声音带着颤抖,“炮口有蓝光聚集,类似神社壁画中的‘神行舟’……”
藤田握紧军刀,刀鞘上的樱花纹与望远镜里的战车编号“1937”重叠。
他不知道,此刻05式两栖车的驾驶舱内,赵刚旅长正通过全息地图校准航道:“弟兄们,当年前辈们游过这条河炸鬼子碉堡,今天咱们开着铁船,给他们把路铺首了!”
———
两栖车集群在江面犁出雪白的浪线,车载激光炮精准汽化日军水雷。
老周趴在车顶,汉阳造的准星扫过滩头,枪托上“涉江”二字突然与车体侧面的防滑纹共振,视网膜闪过一串数据:【历史路径解析完成,泥泞地形机动效率+35%】。他看见滩头淤泥中嵌着半枚铜钱,方孔边缘的缺口,与祖父日记里“1937年8月18日埋雷时遗落的渡江钱”完全吻合。
“大爷,抓好扶手!”驾驶员王强突然加速,两栖车腾空跃过日军预设的反坦克壕,履带在滩头压出“安全区”箭头。
老周望着飞溅的泥浆,恍惚看见1937年的保安团弟兄们正趴在芦苇丛中,他们草鞋上的泥点,此刻正与两栖车底盘的纳米涂层发生共振。
———
现代上海水文监测中心,陈默的战术平板跳出红色警报。
卫星影像显示,蕴藻浜江底突然浮现出完整的钢铁履带印,碳十西检测显示为1937年遗留,却有着21世纪的合金成分。更惊人的是,这些轨迹与老周祖父手绘的《蕴藻浜布防图》暗堡位置完全重合,每个履带印中心都嵌着极小的北斗符号。
“时空共振强度突破阈值!”他抓起通讯器,“林医生,准备调取1937年8月18日的水文数据——老周的草鞋印记和两栖车的防滑纹,正在重构历史战场的能量场!”
芦苇丛里,难民们手腕上的北斗手环同步亮起。蓝光组成的箭头避开了日军狙击手的视线,那是陈默根据1937年保安团牺牲位置重新规划的撤离路线。
老周的侄孙在现代首播间看见这一幕,突然发现画面中某个难民的手环编号,正是自家祖传的那枚“淞沪守护者”纪念章编号。
———
日军观测艇内,上等兵小林盯着两栖车的航迹发呆。
他看见战车尾部喷出的水流竟形成“回家”二字,更诡异的是,当战车碾过泥泞时,地面会浮现出1937年的浅滩坐标——那是他昨晚在军用地图上反复标注的伏击点。
“这是河神的战车……”他在航海日志上画下扭曲的履带印,“铁船踏过的地方,泥沼会变成水晶,子弹打上去像打在龙鳞上……”
技术少佐桥本隆一捡起一块战车残骸,显微镜下的分子结构让他瞳孔收缩。
这种能吸收泥泞阻力的纳米涂层,在帝国的材料学手册上从未出现过:“建议拆解俘虏的北斗手环,用神社的‘水引结’进行咒缚——它们能让江水听话!”
———
赵刚旅长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李浩宇的命令:“在滩头压出‘蕴藻浜1937.8.18’字样,用履带当笔,让鬼子记住这个日子!”
两栖车集群开始转向,履带在泥泞中划出巨大的汉字。
老周看见车长王大鹏从舱口探出半个身子,往装甲板上贴了张泛黄的照片——
那是1937年保安团在同一滩头用身体搭建浮桥的合影,现在与两栖车的钢铁轮廓完美重叠。
“当年俺们用血肉搭桥,现在你们用铁轮子写史!”老周拍着发烫的金属牌,背面突然显形出祖父的脚印,每个趾甲的形状都与他脚上的草鞋印记一致。
更震撼的是,陈默的战术平板显示,全球所有博物馆的淞沪战役沙盘,正在同步更新这段钢铁履带写下的历史。
———
东京的“时空逆算课”内,阴阳师对着两栖车履带印龟甲占卜。
“河童战车现形于蕴藻浜,”他的声音带着恐惧,“履带纹路暗合《禹贡》九州图,车轮溅起的水花中,有人目睹古代士兵与现代铁船并肩……”
天皇盯着监控画面,看见老周在滩头捡起那枚渡江钱,金属牌与铜钱碰撞的瞬间,江面所有水雷同时失效。
他突然想起徐福东渡时的传说——当钢铁之船刻下九州坐标,便是海神归位之时。
———
最后一辆两栖车冲上滩头时,老周发现履带印里嵌着半片布帛。
展开后,泛黄的布料上是祖父周大海的字迹:“8月18日,带弟兄们蹚过蕴藻浜,水底下的暗桩,比鬼子的刺刀还多……”
金属牌剧烈震颤,背面浮现出新的坐标:“1945.8.6 广岛”,但“蕴藻浜”三字下方,多了行用泥水污染的小字:
“每个脚印都是文明的根”。
老周抬头,看见无人机群正在天空拼出“回家”的光网,那些被蓝光笼罩的难民,正沿着78年后仍在发光的钢铁足迹,走向永远不再有战火的未来。
———
下章预告
【第七章 虹桥超视距空战:歼-20与龙勃透镜显威】
核心看点:
- 歼-20机群超视距打击日军航空兵,交换比1:57震惊世界
- 龙勃透镜战术制造“幽灵编队”,日军雷达屏幕出现30架虚假战机
- 张云飞女儿漫画显形空中陷阱,帮助编队规避神风特攻队雏形攻击
悬念钩子:
- 陈默在日军通讯中截获“天照座驾”密语,是否指向搭载神道教法器的特殊战机?
- 金属牌显形的“虹桥1937.8.16”坐标旁,现代虹桥机场航班信息突然紊乱,是否预示时空重叠?
- 老周在战壕发现的日军飞行帽,为何与现代航空博物馆的“幽灵战机”残骸DNA匹配?
(第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