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窑顶狙击·天地绞杀·文物级防御

《铁血召唤之衡阳觉醒录》

卷一·衡阳烽烟——穿越者的铁十字誓言

第西十一章 窑顶狙击·天地绞杀·文物级防御

一、釉彩微光·狙击镜里的千年纹路

1944年7月7日巳时,衡山“天枢窑”顶的宋代彩绘浮雕在阳光下流转微光。

莱曼上士的毛瑟98k狙击步枪贴着“护粮神”陶俑的衣褶架好。

瞄准镜里的日军第34联队正沿着山径逼近。

钢盔反光在瓷窑白釉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注意第二片瓦当,”周礼龙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系统标记的彩绘区误差±0.1米,子弹轨迹自动规避。”

———

【系统提示】

? 文物级狙击模式启动!

◆ 可规避区域:窑顶12处彩绘浮雕(宋代青釉护粮图)

◆ 弹道修正:自动计算釉彩厚度,穿甲弹偏移角度+1.5度

———

二、地脉共鸣·消音枪响与窑火同频

首名日军机枪手在500米外露头。

莱曼扣动扳机的瞬间,枪管上的扁杄纹消音罩发出与窑火相同的噼啪声。

子弹在距浮雕0.8厘米处划过,精准命中目标眉心。

瓷片未掉一片。

“第一小队,三点钟方向窑孔埋伏,”周礼龙的战术平板显示着1914年德军绘制的窑内结构图,“用竹制爆破筒,炸开密道时避开‘五谷丰登’砖雕。”

50名掷弹兵如壁虎般贴紧窑壁。

竹制装备与青砖碰撞却未发出半分金属声。

当他们从日军侧后突现时,携带的铁拳火箭筒喷口火光特意压低——为的是不烤裂两米外的明代釉陶堆塑。

三、镜光指引·斯图卡的天地绞杀

正午时分,日军炮兵阵地的九二式步兵炮刚抬起炮口。

窑顶的青铜镜突然将阳光反射至云层。

6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从云隙间钻出,机翼的“衡云”涂装与山雾融为一体。

驾驶员视网膜界面的红色标记正是镜光指引的坐标。

“注意规避窑群!”周礼龙的指令让斯图卡的火箭弹在距瓷窑30米处提前引爆。

弹片呈扇形散开,却未伤及半片古瓦。

日军炮兵在爆炸气浪中倒地,阵地中央的观测仪镜头,恰好被气浪掀飞的青砖挡住——那是系统计算的“文物安全弹道”。

———

【系统提示】

? 窑炉结构解析完成!

◆ 1号窑改造为弹药库(容量:500发88mm炮弹+200箱步兵弹药)

◆ 地脉观测装置激活:衡山全域地形投影加载中(误差±2米)

———

西、密道玄机·扁杄纹下的百年回响

林小羽在窑底暗格摸到金属盒的瞬间,周礼龙的战术手表剧烈震动。

锈迹斑斑的德军徽章躺在盒内,背面“1914东亚支队”的刻字与他祖传勋章如出一辙。

更惊人的是盒底的微型地脉罗盘,指针正牢牢指向窑顶的“护粮神”浮雕。

“周大哥,族谱里的‘七星连窑’图!”她展开泛黄的绢画,七个窑址与系统界面的地脉节点完全重合,“太爷爷说,每个窑顶的浮雕都是护城阵眼……”

话音未落,密道深处传来日军靴声。

莱曼带着两名掷弹兵突然转身,MP40冲锋枪托砸在青砖上——不是射击,而是敲击出护粮队的“三长两短”密语。

前方十米处,企图偷袭的日军士兵突然停步,困惑地看着岔路口的“护粮”砖雕——那是1914年德军与护粮队共同埋下的陷阱标记。

五、镜像战场·古今弹孔的时空重叠

袁厚蒙通过望远镜目睹全程:当斯图卡的炸弹在日军集结地爆炸时,窑顶的空降兵竟排成扇形护住瓷窑浮雕,仿佛在用身体抵挡气浪。

更令他震惊的是,日军炮弹落点始终距古窑50米开外——那是系统“区域净化”的自动保护半径。

“贵部的战术,”他对着电台轻笑,“是把每块古砖都算进了防线?”

周礼龙看着视网膜界面同步的2023年考古影像——原世界的瓷窑在今日战报中“全毁”,而当前界面显示“完整度100%”。

当最后一名日军倒在窑门前,他忽然明白,系统所谓的“历史修正”,从来不是改写数据,而是让每个承载文明的细节都在战火中存活。

六、地脉之眼·浮雕里的百年密码

暮色中,林小羽将德军徽章贴近浮雕的北斗纹,窑壁突然浮现出荧光暗纹——那是1914年德军少校汉斯的留言:“当铁十字与扁杄纹共振,衡山的窑火将成为永不熄灭的灯塔。”

战术平板自动翻译的瞬间,周礼龙的手表显示“地脉观测装置完全激活”,衡山的每道山梁、每条溪流都在视网膜界面立体呈现。

“莱曼,”他指向东北方的日军炮兵阵地,“用窑顶第三片瓦当的角度校准——那里是地脉节点,炮弹落点误差不超过半块青砖。”

当第一发88mm穿甲弹从虎王坦克炮管轰鸣而出,弹着点精确命中日军炮架转轴。

硝烟散去时,距弹坑仅两米的清代瓷片堆塑毫发无损,仿佛炮火从未降临。

七、暗格秘辛·跨时空的防御共振

深夜,林小羽在另一个暗格发现半张泛黄的测绘图,边缘的德文与中文标注让周礼龙瞳孔骤缩——那是“富士山-衡阳地脉连线图”,每个红点都对应着日军在远东的地脉节点。

更惊人的是图角的签署:“周氏护粮队·汉斯·冯·施特劳斯,1914年冬”。

系统提示突然红光闪烁:“检测到日军重炮部队调动,目标:衡山窑群。”

莱曼从日军尸体搜出的铁十字怀表此刻正在他掌心发烫,表盖内侧的刻字与周氏宗祠的图腾柱分毫不差。

———

【系统提示】

? 历史修正进度+9%!

◆ 原世界今日记录:“衡山宋代瓷窑群毁于战火”

◆ 当前世界状态:“铁十字保护区·完整度100%”

———

下章预告:云涌衡山·地脉觉醒

当日军重炮群瞄准窑群,周礼龙启动“衡山云雾模拟”,300米低空突现人造雾障;

林小羽破译的地脉连线图显示富士山与衡阳的共振点,系统首次开放“跨时空武器库”;

莱曼在密道深处发现德军遗留的“地脉核心控制器”,与周礼龙的勋章产生共鸣——这场跨越三十年的盟约,即将在地脉的轰鸣中展现真正的力量。

【系统提示】

? 终极权限预热:地脉通讯可连接1914年德军数据库,解锁“富士山弱点解析”

? 灭顶危机:日军“神风特攻队”改装滑翔机,携带500公斤炸药扑向窑群

? 历史闭环:2023年出土的德军望远镜,镜片上的弹痕与本章狙击镜受损位置完全重合

衡山的夜风掠过窑顶,“护粮神”浮雕在月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

空降兵们抱着枪背靠古窑而眠,枪口朝向敌人,后背留给千年釉彩。

周礼龙站在窑顶,看着视网膜界面中闪烁的地脉信标——这不是普通的战场,是文明的防线,是护粮队用扁担挑起的千年守望,此刻正由钢铁与数据共同守护。

(第西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