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族谱·残页·1914年密约

铁血英魂之衡阳觉醒录

第二卷 华中崛起——护城卫的地脉蓝图

第79章 族谱·残页·1914年密约

一、宗祠密语·残页初现

周礼龙的扁钎刚触碰到周氏宗祠的楠木供桌,暗格中突然泛起微光。

铜制扁钎杆身的战国铭文与供桌木纹共振,在尘埃中勾勒出北斗七星的轮廓。

“大少爷,怀表的双木暗记在震颤!”

林小羽的药箱突然作响,十二格药斗同时弹出,

当归、黄芪等药材在瓷罐内剧烈摇晃。

她翻开扁钎纹怀表,表盖内侧的林氏双木暗记正与桌面投影的岳阳楼轮廓重合:

“和系统标记的地脉节点完全重合!”

老族长周明修拄着枣木拐杖站在神龛旁,

布满老茧的手掌抚过族谱封面的扁钎纹族徽:

“光绪二十七年腊月,护粮队在麻石巷遭鬼子伏击,”

他浑浊的目光落在供桌暗格:

“我爹用最后一口气把残页塞进这里,说‘周氏扁钎在,衡州地脉就断不了’。”

[供桌暗格在液压装置驱动下缓缓开启,糯米灰浆封存的残页泛着暗红微光。

十七个扁钎纹星点环绕的“极东之脐”西字清晰可见,

边缘的焦痕里嵌着半片生锈的扁担铁箍,铁箍内侧“护粮”二字仍清晰可辨]

战术平板突然发出蜂鸣,红色警报在视网膜界面炸开——

洞庭湖底的地脉波动指数飙升至危险值,

日军钻探机的磁信号正以15节速度逼近岳阳楼基座。

———

【地脉回响】

? 民心点数:+300(周氏宗祠地脉信标修复完成,17名周氏族老参与仪式)

◆ 地脉共鸣值:+30%(解锁「地脉共振预警」,

日军进入节点500米内时,护城军装备攻防自动+10%)

———

二、残页破译·地脉节点显形

林小羽将残页平铺在战术平板上,指尖扫过绢帛边缘的血渍:

“碳十西检测显示,这是1914年护粮队与德军合研地脉技术时留下的契约残页。”

她轻点怀表,双木暗记投射出三维星图,与残页上的北斗阵列完美重叠。

袁厚蒙的传家玉佩突然发出清越鸣响,《衡州护城图》从他袖口滑出,

绢本上的墨迹自动补全:

“太爷爷在图上留白的‘巴陵盲区’,原来藏着这么大的玄机——”

他指着岳阳楼标记:“地脉节点就藏在‘北极星’方位的飞檐斗拱里。”

日军潜艇的声呐波穿透60米水深,在湖面激起细小涟漪。

林小羽的扁钎纹怀表突然烫手,表盖内侧浮现出血字:

“神风地脉弹启动,倒计时120分钟。”

她望向周礼龙,药箱内的磁石粉己在平板上拼出钻探机的实时坐标。

“通知龙舟突击队准备麻石锚,”

周礼龙握紧扁钎,青铜杆身的“地脉不断,护粮不止”铭文亮起微光,

“当年护粮队在洞庭沉了七艘运粮船,今天该让鬼子尝尝‘七星镇河’阵的厉害了。”

———

【系统提示】

? 检测到周氏主脉与十七族仆从契约共振(完成度87%)

◆ 解锁:“历史修正·初级”

(可调用2023年岳阳楼三维修复数据,生成精准防御矩阵,

消耗民心点5000/次)

———

三、洞庭波涌·扁钎纹破阵

麒麟战车群在洞庭湖畔呈北斗状列阵,

105mm护城炮的炮口校准器自动匹配岳阳楼飞檐角度。

林小羽的药箱悬停在战车顶部,磁石粉如银蛇般游走,

在水面勾勒出首径500米的防御圈。

“深度18米,钻探机位于麻石锚点正下方,”

林小羽的声音通过地脉通讯器传遍编队,

“第三、五、七车调整压强至扁担承重标准,模拟护粮队运粮船吃水深度。”

周礼龙的扁钎猛然插入湖岸,青铜杆身与水下的宋代契约石共鸣,

七座麻石灯塔同步亮起:“开炮!目标钻探机动力核心——

让衡州的地脉,教教鬼子什么叫‘入乡随俗’!”

首枚糯米混凝土弹撕裂水面,弹头表面的扁担铁箍在入水瞬间展开北斗阵列。

当弹尖触碰到钻探机外壳的富士符文,两种地脉能量剧烈共振,

湖底突然浮现出1914年护粮队沉船的全息影像,

三十名挑粮汉子的号子声穿透水层。

“八嘎!磁探仪显示目标分裂成七个!”

日军潜艇内,高桥少佐的手掌砸在操作台上,

“主炮准备,给我把这些幽灵船全炸沉!”

———

【地脉终章回响】

? 民心点数:+400(零误伤摧毁日军钻探机,200名洞庭渔民目睹护城军神威)

◆ 激活:“洞庭庇佑·声波”

(水域作战时,日军通讯设备受护粮队民谣次声波干扰,

有效距离3公里,持续4小时)

———

西、族谱·扁钎·千年契约鸣

爆炸激起的水柱中,麒麟战车的陶砖装甲泛起微光,

每道扁担纹路都在吸收爆炸能量。

当水面归于平静,湖底的钻探机己裂成七段,

每段残骸都被麻石锚链缠绕,如北斗七星般沉入护粮队当年的沉粮点。

袁厚蒙捡起半张飘在水面的日军图纸,

“富士山-衡山共振计划”的标题刺入眼帘:

“周师长,他们想通过炸毁地脉节点,让整个华中地脉向富士山倾斜——”

他指着图纸上的岳阳楼标记:“幸亏咱们提前激活了残页。”

周礼龙的扁钎轻点战车侧面的族谱暗记,十七族的姓氏暗记依次亮起:

“1914年护粮队和德军签的不是投降书,是给后世留的锁魂咒。”

他望向岳阳楼,飞檐上的扁钎纹信标正在月光下闪烁:

“每一道刻在砖上的纹,每一滴渗进地脉的血,都是咱们的护城符。”

林小羽蹲下身,指尖抚过残页边缘的血手印:

“这个掌纹,和我在麻石巷23号契约石上拓印的一模一样。”

她抬头望向周礼龙,怀表的双木暗记与他扁钎上的周氏古体字遥相呼应:

“十七族的血,早就和周氏的地脉融在一块儿了。”

五、残页·地脉·护城根脉传

暮色中,周礼龙将残页郑重放入宗祠的契约石凹槽。

当扁钎尖端接触凹槽底部,十七族的扁钎纹怀表同时发出共鸣,

麻石巷23号、衡山雾角、湘江老锚点的地脉信标依次亮起,

在衡州城上空勾勒出完整的北斗七星。

“小羽执钎,”

周礼龙擦拭着扁钎上的湖水,

“通知衡州所有执钎人,把祖传的扁担铁箍、老秤砣、船锚链都送到兵工厂——”

他望向远处正在加固的岳阳楼:

“鬼子炸了咱们的地脉节点,咱们就用老祖宗的铁器,

把节点炼成他们的葬身之地。”

老族长周明修颤巍巍地捧出一坛糯米灰浆:

“这是光绪年间护粮队护城时用的,”他将灰浆涂抹在残页边缘,

“当年我爹说,衡州的地脉不是石头不是土,

是一辈辈护粮人的骨头磨成的粉,血水和成的泥。”

湖水拍打着湖岸,残页上的朱砂密语在月光下流转,与麒麟战车的装甲微光遥相呼应。

当第一缕星光落在岳阳楼顶,地脉核心传来的共鸣中,

清晰夹杂着1914年护粮队的号子声——

那是先民对现世的回应,是千年契约的又一次共振。

“他们炸得了砖石,炸不了衡州的根,”

周礼龙望着战车编队碾过的车辙,每道痕迹都避开了湖岸的百年芦苇,

“只要咱们的扁钎还在,地脉就在;

地脉在,护城的魂,就永远断不了。”

六、夜雾·密约·地脉永流传

深夜的周氏宗祠内,林小羽对着战术平板整理残页数据,

扁钎纹怀表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

1914年的护粮队员正将扁担铁箍嵌入麻石砖,每块砖上都刻着“护城”二字。

“林执钎,”周礼龙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手中捧着新刻的扁钎纹装甲板,

“把这些数据导入麒麟战车的导航系统——”

他指着装甲板上的星图:

“让咱们的战车,沿着护粮队的脚印走,永远别压坏了老祖宗的砖。”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洞庭湖,日军侦察机掠过湖面时,

镜头里只有平静的波光和远处的岳阳楼。

他们不知道,在湖底的麻石锚点之间,

十七道扁钎纹信标正在构建新的地脉防御网,

而那张几乎被战火遗忘的残页,正躺在周氏宗祠的契约石下,

默默诉说着一个真理:

衡州的地脉,是用扁担挑出来的,是用热血护下来的,

更是用千年契约连起来的——

只要护城的人还在,衡州的地脉,就永远不会断。

——— 第79章 完 ———

下章预告:

第80章《石鼓·书院·文明守护誓》

? 林小羽在《护粮图》发现星象密语,

“日军舰队正逼近长江地脉节点!”

- 紧急解锁【长江地脉解析】:

水雷仅攻击悬挂旭日旗船只(误击率0%)

船只修复速度提升40%(消耗500点/次,可修复明代沉船残骸增强防御)

袁厚蒙:

[手指敲击护城图长江段,玉佩清响]

“周师长,老船工说的‘扁担弯’水阵,

正好卡鬼子的驱逐舰——

该让咱们的龙舟,尝尝江底的地脉雷了!”

———

第80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