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落在初秋的山谷间,落叶随风飘起,片片金黄仿佛替这个季节写下了温柔注脚。苏晚坐在庭院的秋千上,身边是己经八岁的女儿,小小的脸庞五官精致,继承了父亲的轮廓,也有她的眼神。
女儿正在画画,眉头紧皱,一笔一画都认真得不可思议。苏晚低头看了看她涂鸦的本子,发现她画的是一座高高的舞台,台上站着一位穿白裙子的女人,台下有无数观众在为她鼓掌。
“小乔,这是谁呀?”苏晚温柔地问。
女儿抬头一笑:“是你呀,妈妈。你以前在台上领奖的时候,我在电视上看过,你像公主一样。”
苏晚怔了一下,鼻尖一酸,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是吗?那你以后也想站在台上吗?”
小乔点头,眼睛里满是光:“想!而且我也要像你一样,有爸爸在台下看着我。”
苏晚转头望向屋里,沈斯宴正从厨房端出两杯热牛奶,白衬衫袖口卷起,神情闲适自然。他走到秋千旁,将其中一杯递给苏晚,顺手抱起女儿放在腿上:“又在画画啊?让爸爸看看有没有进步。”
“爸爸你别笑话我,我今天画得很认真!”小乔皱起小鼻子,故作凶巴巴地说。
“好好好,不笑话你。”沈斯宴亲了亲她的额头,眼神温柔得像融化的阳光。
这个家,就像他们曾经梦想过无数次的样子:宁静、温暖、干净,岁月静好。
午后,苏晚和沈斯宴带着女儿去了山下的小学。今天是学校邀请家长参与的开放日,苏晚作为“设计师妈妈”,被请去给孩子们讲讲职业梦想。
她站在讲台上,看着底下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忽然觉得有些哽咽。
“我小时候,其实没有太多梦想,只想早点长大,早点离开困住我的地方。”她平静地说,“但长大后我发现,能有一个愿意陪你慢慢生活下去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事情。”
她看向教室门口,沈斯宴正站在那儿,对她轻轻点头。
“所以啊,梦想不一定非得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一杯热牛奶,一张画。”
孩子们纷纷鼓掌,教室外的风轻轻吹动窗帘,阳光斑驳如织。
晚上回到家,女儿早早睡去。
苏晚和沈斯宴并肩坐在庭院藤椅上,夜空澄澈,星星点点,如洒落人间的诗行。
“你记不记得我们第一次约定,是在哪儿?”苏晚问。
“民政局楼下。”沈斯宴答得干脆。
苏晚噗嗤一笑:“你居然记得。”
“那天你穿了条很旧的连衣裙,头发还是湿的。”
“因为我打翻了咖啡。”
“但我觉得你特别好看。”
两人相视而笑,没有再说话,手却紧紧牵在一起。
时间会老,记忆会褪色,但那一天的模样,永远不会改变。
这一生,他们走过协议,走过试探,走过争吵和妥协,也走过风暴与沉默,终于在一盏盏灯火里,找到最柔软的归途。
苏晚低声说:“沈斯宴,谢谢你没有放弃。”
沈斯宴转过头,轻轻在她额头落下一个吻:“晚晚,我们都没有。”
星辰闪耀,夜色温柔,归途漫漫,他们己在最美的归期里,定下永恒。
清晨,女儿跑到床边将两人唤醒,小小的手里捧着两张画。
“爸爸妈妈,我画了我们一家人,还有我们的家。”
画中,是三口之家站在山脚,背后是他们住的木屋,天很蓝,云朵像棉花糖。
苏晚一眼就湿了眼眶,她抱住女儿:“小乔,你画得好棒。”
沈斯宴也揉了揉女儿的脑袋:“以后你画什么,我们都喜欢。”
他们在阳光中拥抱,彼此依偎,孩子在他们中间咯咯笑着。那是他们人生中最平凡却最真实的幸福时刻。
傍晚,苏晚躺在沙发上翻着旧相册,看着那些从前拍下的照片:她与沈斯宴在巴黎领奖的合影,开工作室那天的剪彩照,孩子出生时沈斯宴激动得落泪的样子……
这些年,他们也曾迷茫,也曾怀疑,也曾痛苦。但最终,他们选择了爱,选择了彼此。
夜深时,沈斯宴将一本崭新的绘本放在苏晚床头,是他们为女儿写的童话书。
封面是一张素描,一家三口坐在大树下,画风温柔,名字就叫《归途》。
“我们的故事讲完了,但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苏晚微笑:“真好,我们都活成了对方想成为的样子。”
沈斯宴轻轻将灯关上,房间沉入静谧,窗外月光洒进来,照在他们紧握的十指之间,像一道不会熄灭的光。
这一生他们己写下终章,故事安然落幕。
从前他们奔赴的是未知,如今他们拥有的是岁月。
而岁月之中,有你、有我、有我们的孩子。
这一切,便是归途,也是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