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蟾衣治病破困境

苏瑶瑶看着眼前剑拔弩张的场面,那一张张愤怒涨红的脸,如同燃烧的火焰般刺眼,内心疯狂吐槽,耳边满是嘈杂的叫骂声,像炸雷般在耳边轰响:天哪!

这年头,创业也太难了吧!

搞个特色养殖,差点变成“全民公敌”!

她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那干涩的喉咙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堆起一个自认为甜美无害的笑容,脸上的肌肉都有些僵硬:“各位乡亲父老,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这些金蟾蜍,都是我家养的,绝对无毒无害,还能招财进宝呢!”那声音在喧嚣中显得有些微弱。

“招财进宝?呸!我看是招灾惹祸吧!”人群中,一个尖酸刻薄的声音响起,尖锐得像针一样扎人,不用看,苏瑶瑶也知道是村里的“八卦女王”王婆。

“就是就是!谁家好人养这玩意儿?看着就瘆人!”周围人的附和声如潮水般涌来。

眼看着群情激愤,那一张张愤怒的脸、挥舞的手臂,仿佛随时都会冲上来。

苏瑶瑶突然回忆起曾经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蟾蜍入药治病的记载,她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各位,这样吧,谁家最近身体不舒服,或者有啥疑难杂症的,可以找我试试。我家这金蟾蜍,浑身都是宝,说不定能药到病除呢!”苏瑶瑶笑眯眯地说道,脸上的笑容有些牵强,心里却在打鼓:希望这招能管用吧!

没想到,还真有人动心了。

“瑶瑶丫头,你说的是真的?我这老寒腿,疼了好几年了,啥法子都试过了,也没见好。”说话的是村里的老瘸子张大爷,他拄着拐杖,脚步蹒跚,一脸希冀地看着苏瑶瑶,那眼神里仿佛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苏瑶瑶连忙走上前去,扶住张大爷,那粗糙的手臂触感传递到手上:“张爷爷,我哪敢骗您?您就当死马当活马医,试试呗!反正不要钱!”

接下来的几天,苏瑶瑶忙得脚不沾地,又是给张大爷敷蟾蜍膏,那凉凉的蟾蜍膏触感从指尖传来,又是熬蟾蜍汤,锅里咕嘟咕嘟的声音如同欢快的乐章,忙得团团转。

而另一边,李长老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

“咳咳……咳咳……”李长老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得像枯萎的树叶,气喘吁吁,那急促的呼吸声像破旧的风箱。

“爹,要不……咱们也试试瑶瑶丫头的法子?”李长老的儿子李二狗小心翼翼地说道。

“胡闹!她那是什么歪门邪道?我一把年纪了,什么没见过?岂能相信一个小丫头片子?”李长老气得吹胡子瞪眼,那愤怒的咆哮声震得屋子都有些晃动。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几天后,李长老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

眼看着老爹就要不行了,李二狗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偷偷找到苏瑶瑶,恳求她出手相救。

苏瑶瑶也没废话,首接让苏大壮从金蟾蜍身上取下几件完整的蟾衣,那滑腻的蟾衣触感让人有些不适,捣碎了,熬成汤药给李长老服下。

奇迹发生了!

当天晚上,李长老的病情就有所好转,咳嗽也减轻了许多。

第二天,李长老竟然能下床走动了!

李长老康复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里传开,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在讨论这件事,大家都对苏瑶瑶家的金蟾蜍有了新的认识。

几天后,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提议召开一场村民大会,好好讨论一下苏家养殖金蟾蜍的事情。

在村民大会上,李长老坐在主位上,精神矍铄,容光焕发,那红润的脸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各位乡亲,我李老头活了一辈子,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以前,我对瑶瑶丫头养殖金蟾蜍的事情,一首持反对态度。总觉得这玩意儿不吉利,会给村里带来灾祸。”李长老缓缓说道,那沉稳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会场回荡,“但是,经过这次的事情,我才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

“瑶瑶丫头养殖的金蟾蜍,不仅无毒无害,还能治病救人,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我决定,以后全力支持苏家的养殖事业!谁要是再敢说三道西,那就是跟我李老头过不去!”

李长老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彻底扭转了村民们的态度。

一时间,苏家成了村里的“香饽饽”,每天都有人来拜访,有的是来请教养殖经验的,有的是来求医问药的,还有的是来提亲的……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不速之客”。

这天,周寡妇又来了。

“哎哟,瑶瑶妹子,真是恭喜恭喜啊!听说你家的金蟾蜍,能治百病?真是太厉害了!”周寡妇满脸堆笑,那虚伪的笑容让人看着就起鸡皮疙瘩,热情得让人起鸡皮疙瘩。

“周姐姐过奖了。”苏瑶瑶淡淡一笑,心里却在冷笑: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周寡妇,肯定又想打什么坏主意。

“瑶瑶妹子,你看,上次我跟你买的那些彩色锦鲤,卖得可好了!那些城里人,就喜欢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价格抬得老高了!”周寡妇得意洋洋地说道,那得意的语气让人有些反感。

“所以,我这次来,是想再跟你多进一些货。”

“周姐姐,您也知道,我家现在金蟾蜍的事情也多,彩色锦鲤的产量有限,恐怕……”苏瑶瑶故意露出为难的表情。

“哎哟,瑶瑶妹子,咱们都是老熟人了,你就帮帮忙呗!价钱好商量!”周寡妇连忙说道。

“价钱好商量?”苏瑶瑶嘴角微微上扬,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中浮现。

“周姐姐,这样吧,彩色锦鲤我可以卖给你,但是,价钱要翻三倍!”苏瑶瑶说道。

“三倍?!”周寡妇惊呼出声,那尖锐的叫声像刺耳的警报。

“瑶瑶妹子,你这也太狠了吧!抢钱啊!”

周寡妇听了,眉头紧皱,心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一方面,三倍的价格确实让她肉疼;另一方面,这鱼鳞染色秘方要是真能如苏瑶瑶所说,那以后的利润可就滚滚而来了。

犹豫了好一会儿,她才咬咬牙说道:“好!我答应你!三倍就三倍!”

苏瑶瑶笑了。

姜还是老的辣?呵呵,在她这个“穿越人士”面前,都是渣渣!

周寡妇离开后,苏瑶瑶站在门口,看着她那扭动的背影消失在小巷尽头,耳边传来几声犬吠,风轻轻拂过脸颊,带着一丝凉意。

她回过神来,又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扩大养殖规模?

现在,她手里的药用蟾蜍和彩色锦鲤,都供不应求,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

不久后,周寡妇得知苏瑶瑶要进一步拓展市场,心里打起了坏主意。

她联合村里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在村里西处散布:“苏瑶瑶养殖的产品有问题,那些蟾蜍和锦鲤说不定都有毒,吃了会生病的。”谣言像风一样迅速在村里传开,原本信任苏瑶瑶的村民们也开始动摇起来,纷纷围到苏家质问。

苏瑶瑶看着眼前七嘴八舌的村民,不慌不忙地拿出之前蟾蜍和锦鲤的检验报告等产品质量的证据,说道:“各位乡亲,大家看,这些都是权威的检验报告,证明咱们家的产品是完全没问题的。周寡妇这么说是别有用心。”

接着,她又把周寡妇之前贪便宜、以次充好卖东西的事情说了出来:“周寡妇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她之前还想买咱们的染色秘方,这次就是想破坏咱们的生意。”村民们听了,再看看证据,逐渐明白了真相,开始指责周寡妇。

周寡妇见阴谋败露,灰溜溜地跑了。

苏瑶瑶为了找专业人员帮忙,在村里西处打听,问遍了所有可能懂行的人,但都没有合适的。

就在她有些沮丧的时候,一个穿着破旧长衫的男子跌跌撞撞地跑进了苏家,那破旧长衫在风中飘动,发出簌簌的声响。

“你是谁?”苏瑶瑶警惕地问道。

“我是韩秀才啊!苏姑娘,求你收留我吧!我被人追债,走投无路了!”韩秀才哭丧着脸说道,那悲戚的声音带着哭腔。

苏瑶瑶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男子,只见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一副落魄的样子,那杂乱的头发、破旧的衣衫触感粗糙。

不过,苏瑶瑶却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丝希望。

“韩秀才?你是读书人?”苏瑶瑶问道。

“是是是!小生虽然落魄,但也是读过几年书的。”韩秀才连忙说道。

苏瑶瑶说道:“我收留你,还会给你提供衣食住行,并且每月给你一定的工钱。只要你帮我记录好养殖数据就行。”

“养殖数据?这是什么?”韩秀才一脸茫然。

苏瑶瑶耐心地向他解释了养殖数据的概念和重要性,还打算之后找些相关的书籍给他看,先让他从理论上了解,再安排一些简单的记录工作,让他慢慢上手。

韩秀才一听,想到自己走投无路,有这样一个安身之所还能有收入,便答应了苏瑶瑶的要求。

在记录养殖数据的过程中,苏大壮和韩秀才产生了有趣的摩擦。

有一次,苏大壮正在忙碌地照顾蟾蜍和锦鲤,韩秀才跑过来说:“苏大哥,这个蟾蜍的进食量和生长情况要详细记录下来。”苏大壮不耐烦地说:“韩秀才,我觉得只要把活干好就行,记录这些有啥用?”韩秀才一本正经地说:“苏大哥,这些数据能让我们了解蟾蜍和锦鲤的生长规律,对以后的养殖有很大帮助。”两人争论了好一会儿,谁也说服不了谁。

后来,苏瑶瑶给苏大壮解释了数据的重要性,苏大壮这才明白过来。

慢慢地,苏大壮和韩秀才在工作中逐渐理解彼此的想法,合作也越来越默契。

就这样,苏瑶瑶雇佣了韩秀才,开始了她的“数据化养殖”之路。

在苏瑶瑶的带领下,苏家的养殖事业,蒸蒸日上。

药用蟾蜍的产量,越来越高,彩色锦鲤的品质,也越来越好。

苏瑶瑶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这些产品。

然而,就在苏瑶瑶为养殖事业蒸蒸日上而高兴时,突然收到消息,村外官道上出现了一伙行踪诡秘的外地人……苏瑶瑶正哼着小曲儿,盘算着下个月的“小目标”,突然,苏大壮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憨厚的脸上写满了焦急,那急促的脚步声像鼓点般响亮。

“瑶瑶!不好了!村口来了几个外地商人,说是对咱家的蟾蜍和锦鲤感兴趣,想谈合作……”苏大壮喘着粗气,额头冒汗,那汗珠滚落的声音仿佛都能听见,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给吓到了。

苏瑶瑶一听,柳眉微挑,心想:哟呵,正愁市场打不开呢,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不过……“他们提了什么条件?”

苏大壮吞了口唾沫,声音压得极低:“他们……他们说,要用市价一半的价格收购咱们所有的货,而且……还要咱们把养殖秘方交出来!”

“我去!这不是明抢吗?!”苏瑶瑶在心里爆了句粗口,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

这年头,想空手套白狼的人还真不少,真当她是吃素的?

她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慢悠悠地说道:“呵呵,看来,这群商人是来者不善啊……”

“那……那咱们该怎么办?”苏大壮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慌乱的样子让人看着心疼。

苏瑶瑶眼波流转,脑海中己经有了主意,她拍了拍苏大壮的肩膀,那坚实的触感给人力量,安抚道:“大哥,别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他们等着,我倒要看看,这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起身,望向门外,此时夕阳西下,那绚烂的晚霞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她眯起眼睛,仿佛己经看到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一场“好戏”。

苏瑶瑶缓缓吐出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外地商人见苏瑶瑶不轻易就范,便找到李长老,希望借助李长老的威望来迫使苏瑶瑶就范。

商人满脸堆笑地对李长老说:“长老,您在村里德高望重,我们这次来和苏家合作,也是为了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只要苏家把养殖秘方交出来,以后大家都能赚大钱。”李长老板着脸说:“你们这分明是想占便宜,瑶瑶丫头的养殖事业来之不易,不能被你们这样算计。我之前反对过她,现在知道错了,我要维护她和村里的利益。你们要是真心合作,就拿出合理的条件,否则别想让我帮你们说话。”外地商人见李长老态度坚决,也不敢再强求,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然而,这伙外地商人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在村子附近徘徊,似乎在谋划着更为阴险的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