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昨夜的雨丝还在屋檐下滴答作响。
沈秋华坐在妓院后院一间密室中,手中翻动着一本泛黄的账本。纸页边角焦黑,显然是被人仓促烧毁又抢救回来的残页。她眉头微蹙,指尖轻轻拂过那些模糊的字迹,试图辨认出其中隐藏的信息。
“小姐,药水己经准备好了。”小桃低声说着,将一个青瓷碗递到桌前。
沈秋华点头,将残页小心地浸入药水中。片刻后,原本模糊不清的墨迹竟缓缓浮现出来,虽仍有些斑驳,但己能看清大致内容——
“沪上……金刀会……银元五千……交割完毕。”
她瞳孔一缩,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
张公子站在她身后,目光扫过账本,低声道:“看来刘爷和金刀会之间的交易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频繁。”
“是啊。”沈秋华合上账本,抬眼看向他,“现在关键是,我们要如何让他们内部生乱?”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门帘被掀开,李妈妈闪身而入,一身风尘仆仆,脸上却带着一丝掩不住的得意笑意。
“成了?”沈秋华立刻站起身来。
李妈妈点点头,摘下头上的纱巾,随手丢在桌上:“老魏己经被我说动了。”
张公子忙问:“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他们金刀会早就对刘爷不满。”李妈妈靠在椅子上,喝了口茶,才继续说道,“刘爷仗着自己有点势力,在上海那边私吞了不少金刀会的利益。这次要不是为了钱,他们根本不会搭理刘爷。”
沈秋华微微一笑:“那你是怎么说服他的?”
“我只说了一句话。”李妈妈眼中闪过一抹精明,“我说刘爷不仅想赖账,还打算事后把这笔账推给金刀会,让官府去查他们。”
张公子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可真敢编。”
“这不是编。”李妈妈挑眉,“这是策略。”
沈秋华点头:“的确是个好办法。只要动摇他们的信任,就能打乱他们的部署。”
她沉吟片刻,又道:“不过老魏虽然动摇了,但金刀会的大当家未必会被你说服。他们毕竟是江湖帮派,最讲规矩。”
“所以我留了后手。”李妈妈从袖中取出一张信笺,“我己经让人捎话给城南的‘铁嘴赵’,请他从中调停。”
“铁嘴赵?”张公子一愣,“那个专门替人调解江湖纠纷的老赵?”
“正是他。”李妈妈嘴角轻扬,“他欠我一个人情,五年前我在码头救过他一命。”
沈秋华与张公子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惊讶。
她们都知道李妈妈在江湖上人脉广、手段多,但没想到她竟还有这样一层旧账。
“所以接下来呢?”张公子问。
“接下来,”沈秋华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我们就等。”
“等什么?”
“等他们内斗。”
外面天色渐亮,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
与此同时,城东某处幽深的宅院内,灯火未熄。
老魏独自坐在书房中,手里拿着一封信,神情凝重。
窗外,一道纤细的身影悄然掠过屋檐,消失在晨雾之中。
而在另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里,一名穿洋装的女子正低头记录着什么,笔尖轻快,字迹工整。
“李妈妈今日曾拜访魏宅。”她在纸上写道,“目的不明,但显然影响不小。”
写罢,她将纸条折好,藏入衣襟夹层,悄然推窗而出。
街道上,早市开始热闹起来,人群熙攘,谁也不会注意到,一只小小的飞鸽正从屋顶腾空而起,朝着南方疾飞而去。
沈秋华并不知道这些细节,但她敏锐地察觉到,局势正在发生变化。
“张公子。”她转身看向他,“你今晚得去一趟赵老板那儿,放出点消息,就说刘爷的资金链出了问题。”
“明白。”张公子点头,“我会让他传出去,让金刀会的人听到。”
“很好。”沈秋华目光坚定,“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稳住局面,同时准备好应对最坏的情况。”
李妈妈忽然开口:“其实,我昨晚在魏宅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女人。”
“女人?”沈秋华皱眉。
“穿洋装的,看起来不像是金刀会的人。”李妈妈回忆道,“她出现在书房附近,动作很谨慎,像是在偷听什么。”
“会不会是其他势力安插的眼线?”张公子推测。
“很有可能。”沈秋华神色一凛,“这意味着,不只是我们在布局,别人也在盯着我们。”
气氛一时凝重。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在三天内完成防御布置。”沈秋华缓缓道,“如果金刀会真的出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李妈妈点头:“我己经安排了几名可靠的人手,分布在城东几个关键路口,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会第一时间知道。”
“很好。”沈秋华满意地笑了笑,“这一局,我们才刚开始。”
门外,阳光洒进来,照亮了她的侧脸。
她的眼神里,透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冷静与锋芒。
真正的较量,从来就不只是拼拳头,而是拼脑子。
而她,早己习惯了用智慧,去赢得每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