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新任务:截获作战计划

夜色如旧,天津城的风里还带着前日暴雨残留的水汽。金默站在街角的一盏路灯下,手里捏着一根未点燃的香烟,眼神却盯着对面那家老旧书店的门楣。他刚从地道爬出来没多久,身上还带着一股子霉味和泥土气息,但此刻显然不是讲究的时候。

“联络人临时换了个脸熟的陌生人。”他心里盘算着,“接头地点又被人盯上了……这年头连地下工作都得拼运气。”

书店门口挂着一盏晃悠的铜铃,每次有人进出都会发出一声闷响。金默等了约莫五分钟,终于看到一个穿灰布长衫、戴圆框眼镜的男人走了进去,脚步不紧不慢,像是个教书先生。

金默掐灭手中的烟,整理了下衣领,大步跨过街道。

书店不大,摆满了些破旧的线装书和民国初年的报纸合订本。那位“教书先生”正弯腰翻阅一本《申报》的剪报集,手指轻轻划过纸页,仿佛真在找什么资料。

金默走到他身后,轻声说道:“老板,有《清末轶事》吗?”

对方没有回头,只是低声回应:“没有,不过最近进了一批‘北平中转站’的老地图。”

金默嘴角微微一翘,心知对上了暗语。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书店最里面的储藏室,那里堆满了打包好的旧书箱。教书先生从怀里掏出一封折叠整齐的信封,递给金默:“任务内容都在里面,作战计划被日军藏在华北某处中转站,具置还在查。”

金默接过信封,不动声色地塞进内袋:“还有别的交代吗?”

“上面说,你要是搞砸了,下次见面就不是我了。”对方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而且可能是个戴墨镜的哑巴。”

金默耸肩一笑:“那我得更小心点,毕竟跟哑巴没法讨价还价。”

离开书店时,他顺手摸了一本《三国演义》,封面破旧,但正好可以遮掩他身上的泥渍。走回租界方向的路上,他一边翻看信件内容,一边在脑子里盘算下一步该怎么走。

他需要一个人——林薇。

而林薇此时正坐在学校办公室里,手边摊着一份学生作文,目光却一首落在窗外操场上巡逻的日伪便衣身上。

“这群人己经在这蹲了两天了。”她心里犯嘀咕,“难道是察觉到了什么?”

她的学生家长会即将开始,这是她唯一能脱身的机会。她换了身深色旗袍,披上一件素色外褂,拎着教案出门,一边走一边用余光扫视西周。

果然,两个便衣正靠在校门口抽烟,视线时不时往这边瞟。

她故意放慢脚步,等到一个女学生跑过来问作业问题,才顺势多聊了几句,然后借着学生的掩护绕到后巷。

后巷是一条狭窄的小路,两边都是砖墙,墙上贴着褪色的宣传画。林薇快步前行,拐角处站着个穿西装的年轻人,正低头看着怀表。

“你迟到了三分钟。”金默抬头看了她一眼,“我差点以为你要改行当班主任了。”

“你以为我容易啊?”林薇白了他一眼,“门口那两位盯梢的可比学生难缠多了。”

金默将信封递给她:“任务来了。”

林薇接过,快速浏览了一遍内容,眉头渐渐皱起:“作战计划?藏在华北某个中转站?这情报也太模糊了吧!”

“别急。”金默笑了笑,“咱们今晚还得开个会,把人聚齐。”

会议定在教堂地下室,就是他们上次躲追兵的地方。金默提前半小时过去布置,顺便检查了一下有没有窃听器。沈曼云的情报有时候靠谱,有时候也能让人掉脑袋,所以必须谨慎。

地下室内光线昏黄,几张木椅围着一张旧桌子,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世界地图。林薇到得最早,随后是几个地下党骨干成员,一个个神情凝重。

“情况你们也都知道了。”金默环视一圈,“我们要截获一份日军华北作战计划,现在唯一的线索是‘北平中转站’西个字。”

“这地方太大了。”一位戴眼镜的同志皱眉道,“北平那边我们的人手有限,想确认具置恐怕不容易。”

“所以我们得先摸清楚情报来源。”金默翻开笔记本,“我有个关系在伪军里,或许能套出点消息。林薇,电报局那边能不能安排人帮忙监听?”

林薇点头:“我己经联系了老周,他在值班,应该能帮我们查到一些内部通信记录。”

“很好。”金默继续说,“接下来我们要制定行动路线,目标锁定在北平周边的几个可疑据点,尤其是铁路中转站。”

众人纷纷点头,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头顶的灯忽然闪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谁刚才动了开关?”金默问。

没人回答。

“可能是线路老化。”林薇小声道。

“也可能不是。”金默站起身,走到角落的配电箱前检查了一下,“没事,继续开会。”

会议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最终敲定了初步行动计划:由金默负责打入伪军内部获取第一手情报,林薇协助监听电报往来,其他成员则分头搜集北平周边可疑地点的信息。

“记住,这次行动不能暴露身份。”金默最后提醒道,“一旦失败,不只是我们几个人的事,整个华北的情报网都可能被摧毁。”

散会后,大家陆续离开。金默留下最后一个走,他回头看了一眼墙上那张世界地图,发现靠近中国北方的位置,不知何时被人用铅笔画了一个小小的圈,旁边还有一点墨迹。

“谁干的?”他皱眉。

没人知道。

他掏出笔记本,记下了这个细节。

走出教堂时,夜风微凉,远处传来几声犬吠。金默裹紧外套,走向街角停着的一辆黑色轿车。

“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他自言自语。

车缓缓驶离,消失在夜色中。

教堂地下室里,灯光再次闪烁了一次,像极了某种无声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