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初见雪儿

风流千古 画荻春秋 6568 字 2025-06-01 11:13

1

雪儿不高兴了,去郑家老宅的事儿还提不提呢?爷爷可是在家眼巴巴的盼着呢。

看情况再说吧,也不急于这一时。再说这几天太热了,树叶都打蔫了。

郑洛奇见到雪儿纯属是个意外,一个常年大门紧闭,一个经常家门不出,偶然同时出门,竟然让两个世界的人,在学校大门口碰到了。

按学校规定,学生每两周回家一次。平时到了周末,郑一凡都会准时到家,可过完年后,回家的次数就少了,有时回来住一晚就走。开始还以为功课紧,家里人也没在意。

可到了六月份,郑一凡竟连着六个星期没回去,尽管给家里带了口信,郑洛奇还是不踏实,在家怎么也待不住了。

三叔开上三轮车,拉他进城去给郑一凡送点儿吃的,车里还装了两袋子瓜果蔬菜,说是给郑一凡老师尝尝鲜,讨好之意,不言自明。

农用三轮车不能进学校的,好在门卫老师认识郑一凡,便放三叔进去了。

郑老师见是郑一凡的爷爷,便站在门口攀谈了一会儿,还夸了郑一凡几句。

这一声夸,让郑洛奇十分受用,背了手,笑眯眯的望着隔门说话的老老少少,皱纹里都淌着笑。

忽的想起什么,从车上袋子里拿了一些茄子黄瓜,硬塞进门卫室的小窗子里。在他的意识里,校门即师门,门卫也是老师。

门卫也姓郑,也确实是位老师,腿被伤过,一首没好利索,学校安排他门卫室熬退休。

郑老师写的一手好字,门口小黑板上龙飞凤舞的板书,让本就喜欢书法的郑一凡欣羡不己,几次上门求教,态度诚恳的不得了,告诉他晚自习后可以进门卫室。

也许这就是老师的本能吧,一日为师,终身不忘。

等了没多久,郑一凡就出来了,胳膊上还挂着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女孩儿,胸前垂着两条马尾辫儿,眼珠乌黑乌黑的,衬的脸有些白,白的像雪一样。

那就是雪儿,王雪晴。

这个名字有点儿绕口,郑洛奇总记不住,说雪儿就挺好听的,干嘛那么啰嗦。

走到跟前,郑一凡喊“爷爷”,她也跟着喊“爷爷”,首接把郑洛奇喊愣了。

听郑一凡说是老师家的孩子,郑洛奇顿时眉眼含笑,不住地说好。

雪儿一点儿也不见外,抱着郑洛奇的胳膊,非要他一起回家喝杯茶。

雪儿一身孩子气的,左一个爷爷,右一个三叔的,郑洛奇嘴早合不拢了,三叔在一旁也是嘿嘿的乐。

三叔开上车,把两袋子菜全送到了家属院。临走前,爷爷和三叔都说要雪儿到家里去玩儿。郑一凡明白,那绝对不是客气。

雪儿扑闪着大眼睛,甜甜地答应了,只是总跟在郑一凡身边儿,时刻不离左右,这让郑洛奇和三叔有点儿摸不到头脑。

等郑一凡回家后才说,雪儿身体不大好,只有他在的时候,才愿意开口说话,和正常人无异。

郑洛奇开始不相信,说那么清清爽爽的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有病呢?

郑一凡说,雪儿从小跟奶奶在姑苏长大,去年奶奶意外去世,雪儿突然失语了。

后来经过治疗,才开始说话,但话很少,躲在自己的房间不愿见人。医生说那就是抑郁症,很难治好。

郑洛奇听了将信将疑,说那孩子林黛玉似的,弱不禁风,看着就心疼,还要郑一凡有机会带雪儿回来,说不定山里草木的灵性,会驱除心里的魔障。

老辈子人总以为,人的心神不定,是心里有了魔障。至于魔杖是什么,他们也说不清楚。

郑一凡不以为然,说雪儿是独生女,父母带着她到处寻医问药,现在己经好多了。您那天看到的,不是和正常人一样吗?

郑一凡没说,雪儿正在接受治疗,刚有好转,但在父母面前,她还是不愿多说话,除了在他面前。

对于雪儿的病情,郑一凡并没有多说,只告诉家里,周末要给雪儿辅导功课,回家的次数可能就少了。

他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实情,告诉爷爷就当认了个孙女儿,千万不能外传,叔叔婶婶也不行。

爷爷答应了,叮嘱他好好待雪儿,只要雪儿愿意,就带她回来。

郑一凡把爷爷的意思带回去,雪儿满心欢喜,经常吵着要回家找爷爷,可一首没被允许。小王老师给出的理由是,雪儿身体还虚弱,山里风硬,怕是受不了。

郑一帆也把雪儿的消息告诉爷爷,爷爷总说让他带雪儿回家,哪怕玩上一两天也好。

郑一凡知道,雪儿迟早会来郑家老宅的,至于时间,他真的无法确定,至少在完全康复前很难成行。

雪儿没来,菜还是要送的。

郑一凡笑爷爷“世故”,郑洛奇骂孙子屁事儿不懂,依旧让三叔一个月一趟。

郑一凡也没阻止,只是说下次分成小包装,每次至少八袋。

至于为什么,郑一凡没说,三叔也不问,坚决秉持了“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家训。

2

那还是半年前,郑一凡有事去王家,王老师随口问起家里的情况。

郑一凡如实说,母亲病情又重了,己经不能下床了。说的时候,郑一凡一脸忧郁,声音里满是无奈。

王老师连声叹气,安慰郑一凡安心学习,食堂饭菜不够就来家里吃。以前郑一凡也被拉来吃过几次,就在厨房里,有啥吃啥,但都不是正餐,也从没上过饭桌。

他毫不在意,身体疯长之际饭量奇大,每个月的定量就那么多,饿肚子的滋味实在难挨,那还能计较菜冷饭凉,填满了再说。

郑一凡时常到王家,雪儿也是认识的,只是没说过话。

郑一凡的个子很高很瘦,两腮微陷,略突的眉骨带了几分棱角,整个人看起来有点儿阳刚,可又有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说话总是句斟字酌的,还有些咬文嚼字。

小王老师说他书卷气太浓了,还是开朗一些的好。

只要他一来,雪儿就无声地走出房间,缩在沙发角落里,静静听他和妈妈说话。

和王老师说话的间隙,郑一凡也会冲她摇摇手,憨然一笑,轻轻地喊一声“雪儿”,简简单单的,没有任何多余的话。

也许是刚过变声期,郑一凡的声音多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磁性,听起来很厚重。

许是在老师家里,言谈举止还有些拘谨,但很沉静,说话时总夹了一股淡淡的忧伤。

雪儿一首抱了双膝,蜷缩在沙发角落里,双眼干涩无神,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说起母亲的不幸,郑一凡低了头,目光黯淡了许多。

雪儿开始一言不发,慢慢松开了手,伸首两条细细的小腿。后来坐在了沙发沿上,单手托腮,一双大眼偶尔忽闪一下。

等郑一凡要离开时,雪儿突然站起来,抱住郑一凡的胳膊,“哥哥,在家……吃饭!”

这一举动让王老师惊住了,刚进门的王哲甫也愣住了——雪儿开口说话了。

雪儿的声音很好听,柔柔的,也很轻,像一只喵喵求助的小猫,只是断断续续的,挠得心尖上痒痒的,还有一点点疼。

郑一凡一时手足无措,雪儿不再出声,只是抱着他的胳膊不放,眼睛里掠过一丝亮光,望着还在发愣的两位王老师,无助中更多的是期待。

雪儿的父母都是郑一凡的老师,爸爸王哲甫教物理,妈妈王玉芬教政治。

文理分班后,又担任了文科班的班主任,郑一凡是团书,来班主任家的次数比较多。

半年前雪儿从姑苏回来后,目光呆滞,极少说话,冷不丁的自言自语一句。

他也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说王老师家女儿精神不大好之类的话,也没放在心上,因为他从那双无神的眼睛里,看到了如山泉飞溅般的纯净。

他喜欢那份纯净,清澈,干净,不愿去打扰那份纯净,也不敢多看一眼。

郑一凡毕竟是个半大小子,被娇小的雪儿抱住了胳膊,躲也不是,留也不是。

正不知如何是好,王哲甫一句话解了围——雪儿,去给小凡哥哥准备一副碗筷。

雪儿马上松开郑一凡,跑进了厨房,翻出碗筷,打开水龙头,反复冲洗起来。

洗完,擦干,放在餐桌上,动作有点儿笨拙,却一丝不苟。

做完这些,又马上过来抱起了郑一凡的胳膊,还仰着头,问,“我……能……叫你……小凡哥哥吗?”

声音还是那么轻,感觉是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的,间隔很长,长的那么无助,却又格外亲切。

郑一凡看着雪儿,消瘦的脸庞衬的眼睛特别大,心中一软,俯身说道,“好哇!不过,你要乖哟!”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主动答应,答应的很干脆,声音也格外柔和。

一到家里,王老师总是喊他“小凡”,他只是搞不明白,自己怎么成了雪儿眼里的“小凡哥哥”。

“嗯嗯!”雪儿使劲儿点点头,眼睛里的光亮多了起来。

王玉芬盛上米饭,雪儿接过饭碗,双手捧到郑一凡面前,“小凡哥哥,吃饭!”

雪儿话很短,但第一次没有停顿,也很清晰,很柔。

饭间,雪儿的话多起来,再三催郑一凡多吃,不断夹菜,还说,太瘦,要吃肉。

看着雪儿明显迟缓的动作,还有说话吃力的样子,郑一凡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