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皇权终章

唐朝诡事之悍将天下行 小狩 2652 字 2025-07-08 06:47

太极殿内,青铜鹤形烛台上的牛油烛爆开一朵灯花,将太平公主的影子在蟠龙柱上拉得扭曲狰狞。她手中先帝遗诏被夜风掀起边角,十二枚东珠串成的冕旒随着动作轻颤,折射出细碎冷芒。三百私兵身披玄甲,腰间悬着的陌刀映着殿内摇曳的烛火,将龙椅围作一座孤岛。

"侄儿可知,这遗诏上的玉玺印鉴,比你手中的圣旨更具分量?" 太平公主指尖划过明黄绢帛上的盘龙玉玺,指甲在烛火下泛着青白色。她余光瞥见高力士袖中微微凸起的卷轴,心中暗喜 —— 这枚早己安插在李隆基身边的棋子,终于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刻。

密室内弥漫着陈年竹简的霉味,卢凌风用匕首撬开石匣夹层时,金属碰撞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半块虎符躺在暗格里,斑驳的青铜表面锈迹纵横,"贞观" 二字在火折子映照下泛着幽光。"狄阁老的手记里提到过此物," 苏无名声音发颤,枯瘦的手指抚过虎符边缘的缺口,"传闻另一半在禁军大统领手中,得之可号令皇城戍卫!"

话音未落,密室暗门轰然洞开。李横跌撞而入,玄甲上溅满血点:"外面杀声震天,太平的人攻进承天门了!" 他腰间断剑还在滴血,显然刚经历过一场恶战。卢凌风迅速将太宗密信塞进内衫,虎符被苏无名用油布仔细包裹,三人匆匆往殿外奔去。

朱雀大街上,羽林军与私兵的厮杀声震耳欲聋。月光被战旗遮蔽,火把将青石板照得通红,鲜血顺着排水沟蜿蜒成河。太平公主的亲信挥剑斩断承天门的蟠龙旌旗,绣着 "唐" 字的锦缎坠地,被乱军践踏成碎布。"清君侧!" 叛军呐喊声中,李隆基握紧腰间佩剑,目光扫过城头 —— 他早命高力士暗中联络忠于皇室的将领,此刻却不见援军踪影。

"陛下!" 卢凌风三人冲破重围时,天际己泛起鱼肚白。半块虎符在晨曦中泛着青铜冷光,与李隆基腰间玉佩碰撞出清脆声响。皇帝瞳孔骤缩,这正是他苦寻十年的信物。当他接过虎符的刹那,远处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 —— 禁军大统领率三千玄甲军自丹凤门杀来,长枪如林,铁甲映日,将叛军围得水泄不通。

太平公主面色骤变,仍强撑着举起遗诏:"逆臣贼子,敢……" 话未说完,高力士突然撕开袖口,露出小臂上狰狞的烫伤疤痕:"公主可还记得,当年您为夺密信,将老奴按在烛火上?" 他冷笑一声展开袖中卷轴,泛黄的绢帛上,突厥文与汉字交错,赫然是太平公主与草原部族往来的密信。

"证据确凿,还不认罪?" 李隆基将虎符重重拍在龙案上,震得案头金错刀笔砚叮当作响。玄甲军立刻将太平公主等人团团围住。她望着昔日亲手抱过的侄儿,终于看清他眼中从未消失的锋芒。当侍卫上前夺诏时,她突然将遗诏塞入口中,却被卢凌风掷出的飞蝗石击中手腕,明黄绢帛轻飘飘落在龙椅前。

三日后,流放岭南的马车驶出延平门。太平公主掀开竹帘回望长安,朱雀大街的喧闹声渐渐远去。她想起兄长睿宗临终前的叹息,想起侄儿登基时佩戴的太宗旧剑,白发在风中凌乱如麻。而卢凌风等人因护驾有功,获赐丹书铁券,苏无名更是被特准进入秘书省,在堆积如山的案卷中,翻出了狄仁杰当年未能破解的西域奇案卷宗。

长安城的桃花又开了,粉白花瓣落在狄公祠的飞檐上。卢凌风将太宗密信与虎符沉入香炉,青烟袅袅中,仿佛看见狄公抚须微笑。更夫的梆子声自永巷传来,惊起檐下归巢的宿鸟。在这盛世大唐的夜幕下,新的谜题,正在朱雀大街的暗巷里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