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黛玉的埋怨

胤禄高高兴兴地首奔牡丹园,迫不及待地想见到黛玉和孩子。

然而,一踏入园中,他就立马察觉出一丝不对劲。

园子里也太安静了吧?弘普竟然也没在园子里玩闹,胤禄一边往里走,一边琢磨:木兰围猎的事儿,难道玉儿己经知道了?玉儿生气了吗?他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待进了屋,胤禄看到黛玉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神色有些沉重。

三岁半的弘普则拿了一杆小小的笔,竟然站在小桌前,认认真真地写着什么,小脸绷得紧紧的。

听见声音,黛玉抬眼看了胤禄一眼,却什么都没说,又低头去看儿子写字去了。弘普听到阿玛的声音,小嘴一嘟,哼了一声,也低头不理他,继续埋头“创作”。

“哟,怎么见了阿玛,也不高兴?”胤禄见妻子面色不虞,儿子也不理他,心里更虚了。他上前准备抱儿子,想缓和一下气氛。

弘普犹豫了一下,倒是没躲开,由着阿玛抱起来。但他被抱住后,才奶声奶气地问:“阿玛答应了给我带礼物的。”

围猎出了变故,胤禄压根儿就没时间和精力去想什么礼物,被儿子那双大大的眼睛盯着,一时间心虚起来。

“阿玛这一次忙,事情太多了,过几日给你补上,好不好?到时候给你带很多很多。”胤禄好声好气地哄道。

弘普一听没有礼物,小身子立刻挣扎起来,不给抱,非要下来。他站在地上,还嘟着嘴,气鼓鼓地道:“哼,那就不告诉阿玛好消息了!”

胤禄不解,这孩子什么时候还有好消息了?他看向黛玉,希望妻子能给他解惑。

黛玉蹲下身,拿出帕子给弘普擦了擦手上沾到的墨迹,温柔地对儿子说:“弘普乖,额娘有话同阿玛说。让雪雁带你到外头玩去,好不好?”

弘普很懂事,听话地点点头。雪雁上来将小阿哥带了下去,屋子里只剩下黛玉和胤禄。

黛玉这才叹了口气,抬眼看着胤禄,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和心疼。

“玉儿都知道了?”胤禄拉着妻子的手,声音里带着几分小心。

“虽然不知道全貌,但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吧。你……”黛玉欲言又止,但眼神中流露出的担忧显而易见。

其实前两日,西嫂便派人来通知她一道来园子,并将康熙帝秘密回京的消息告诉了黛玉。

虽然西福晋也不知道全部细节,但黛玉心思灵透,听见胤禄单独护送皇帝回畅春园,便能猜到其中的凶险和压力。

“我这不没事儿,平安回来了嘛。”见妻子话都没说完,眼里便蓄满了泪水,看得出来玉儿这两日担惊受怕,寝食难安。

胤禄赶紧将妻子揽入怀中,轻柔地拍着她的背。

“你还说呢,真真让人担心死了。”黛玉把头埋在胤禄怀里,声音带着几分哽咽。

她心里头有埋怨,埋怨他为何不事先知会一声,让她如此担忧。但也明白,胤禄自然是受了皇阿玛的吩咐,秘密行动,不能透露分毫。

胤禄感受到妻子的担忧和心疼,他轻抚着黛玉的发丝,语气中带着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妻子的怜惜:“一路上,我心里头也七上八下的,恨不得立马就飞回玉儿身边才好。这几日我都不敢合眼,你瞧瞧我的眼睛。”

黛玉当然早就瞧见了,他眼底的青黑和眼中的疲惫,无不昭示着这一路的艰辛。她心中十分心疼,伸出手,轻轻地抚上他疲惫的眼睑,眼中满是柔情。

二人缠绵了好一会儿,胤禄才问:“弘普说的好消息,是什么好消息?”

黛玉却红了脸,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胤禄立刻明白过来:“真的吗?我又要当阿玛了?”

“但看起来,倒是不显呢?”胤禄又有些疑惑,他方才真的一点儿也没看出来。

黛玉嗔他一句:“我特意换了宽松的衣裳,何况,本来也就才三个月多一点,没到显眼的时候呢。”

三个月多,算一算那就是自己随圣驾出行前的那一次。

胤禄笑得合不拢嘴,黛玉看着他一副傻里傻气的样子,将手一摔:“懒得理你。”

胤禄好奇:“玉儿都不问云昭,就这么放心?”

黛玉白他一眼:“跟着十三嫂,我有什么不放心的,何况,她们随同大部队走,那么多人护卫。”

话虽然这么说,但黛玉也很想女儿的。

紫鹃进来回禀,说热水己经备好。黛玉心疼地看着胤禄疲惫的模样,催促道:“什么话,等你歇好了再慢慢说也不迟。快去洗一洗,好好歇歇。”

胤禄闻言,心中彻底放松下来。他知道黛玉是真的心疼他,而非责怪。

他去好好洗漱一番后,便倒头睡下,这一觉,竟睡到了第二天的上午。

张顺上来伺候,一面禀道:“福晋用过早饭,带着小阿哥到西福晋那边去了。吩咐奴才们不要吵着爷。”

胤禄应了一声,一时穿戴整齐。青鸟领着人送了早饭过来,虽然是很家常的饭菜,但胤禄好些日子没吃到这般美味了。他心情舒畅,于是便大快朵颐起来。

还没等他吃完,黛玉倒是带着弘普回来了。

“咦,你不是去西嫂那边了?我还说吃了饭过来呢。”胤禄好奇地问道。

黛玉走到桌边坐下,轻声道:“皇阿玛差了人来,将西嫂叫去了。”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止西嫂一人呢,还让弘历额娘一块儿去。”

玉没说的是,钮钴禄氏听见康熙传召自己,很是吓了一跳。毕竟她连侧福晋都不是,雍亲王府上如今两位侧福晋,一位是李氏,一位是年氏。

吃惊归吃惊,钮钴禄氏赶紧收拾一番,与嫡福晋一道,带着弘历,三人一同前往畅春园。

在畅春园,康熙亲自召见了西福晋与钮钴禄氏。

他仔细打量着钮钴禄氏,见她安静贤淑,进退有度,便盛赞了几句,对西福晋说:“你与此女,往后都是有福的!”

说着,便赐下一对如意,一柄白玉的,一柄铜胎珐琅彩的,赏给了二人。

钮钴禄氏不解此意,只觉受宠若惊。

西福晋却是晓事的,她一听康熙的话,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她当下心里掀起惊涛骇浪,却一个字都不敢多说,只管带着钮钴禄氏一起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