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说玉儿的嫁妆,倒不如将玉儿请来。这孩子,哎,要是她爹娘还在,哪里轮到我们操心,就更不用她一个姑娘家的操心了。”贾母感叹起来,想到早逝的女儿女婿,不免又伤心一阵。
“老太太心疼玉儿,就是玉儿的福气。”贾政赶紧拿话劝解,一面点头,“的确该把玉儿也请来,这孩子日后要做皇子妃,可如今朝堂局势晦暗不明,皇子妃的压力可大着呢,所以玉儿多听听,也是大有好处的。”
贾母这个历经好几代人的老封君,对储君之争的事儿也深有感触,当即吩咐鸳鸯:“去,将林姑娘请到我这儿来。”
鸳鸯赶紧亲自走了一趟,林姑娘的院子距离老太太很近,所以往来也快。
黛玉进来拜见了贾母和贾政后入座,贾母便首接告诉黛玉:“如今圣旨也下来了,我和你二舅舅商量着,该给你准备嫁妆了。这事儿呢,原本不用你操心的,可你舅舅说的也有道理,日后你是皇子妃,许多事儿,你早早心底有数,才能更游刃有余些。”
黛玉略一思忖便明白,外祖母和二舅舅将自己叫来,其实是心疼自己,也是全心全意替自己打算的。
“如今玉儿也管着自己的田庄,对庄子上的产出,心里头都是有数的,倒不用我多说。只是,玉儿你的田庄都在江南,我想着,将我嫁妆里头的一个京郊的庄子和一百亩坡地,给玉儿你。”贾母先将自己的想法说了,“毕竟你和十六阿哥,都要长日住在京城,京郊的庄子和田地,管理起来方便,送东西也及时。”
黛玉一听忙要推辞,贾母己经看出黛玉想法,补充了一句:“这庄子是我自己的嫁妆,不是府里的东西,你舅舅舅妈、表兄嫂子们,都不能有意见的。”
贾母到底是史家鼎盛时候出嫁的姑娘,陪嫁的庄子铺子都是顶尖的。
黛玉听了这话,心底有了想法:“外祖母给我庄子,是外祖母疼爱我。只是外孙女也没有白拿外祖母东西的道理,毕竟家里姐姐妹妹这么些,不能让人觉得外祖母您偏心。就像外祖母您说的,我手上有父母留给我的庄子呢,不过可惜都在江南,不如这样,外祖母给了我一个,那我就拿家里姑苏的一个田庄,跟外祖母置换。我的庄子自然比不上外祖母的庄子产出多,也就只能外祖母吃点儿亏了,这样一来,家里任何人,都不好说什么了。”
黛玉手上的姑苏的田庄,可不只一个,所以她才这么说。
贾政听后倒是赞同黛玉的法子:“玉儿考虑极为周到,母亲倒不如依从玉儿,不患寡而患不均嘛,母亲也不能一味偏心玉儿。”
贾政对贾母的庄子可是了解的,贾母既然说要给黛玉,自然不会差。前头元春出嫁,贾母可没有给一个庄子,所以黛玉的处置办法,极为巧妙。
见贾政都同意黛玉的法子,贾母只得点头:“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我这个老太婆也就不坚持了,但方才老二你也说了,明面上玉儿的嫁妆东西不能太多,一切比照着十五皇子妃的来,但实际上,咱们还是要多添一些。”
贾政顺着这话,看向黛玉:“玉儿,毕竟十五皇子和十六皇子一母同胞,嫡亲的兄弟。十五皇子妃又是太子妃的亲妹妹,所以,嫁妆上头,就比照着十五皇子妃来,你看呢?”
黛玉都不用思考,首接点头:“舅舅说的很是。其实玉儿两次见瓜尔佳的姑娘,是个爽朗大气的,而且两次,她都帮了玉儿,是个好相处的。只是,瓜尔佳氏是满族大姓,只怕他们家准备的太多,所以舅舅,不必攀比的,少一些也没什么的。”
毕竟自己父母都不在了,且父亲又把家产大部分捐给了朝廷,嫁妆少一些,也是正常。要是多了,反倒是让人疑心——要是嫁妆太多,别人肯定会怀疑,要么就是林家没有老老实实捐款,藏匿了大部分,要么就是荣国府不知道以前不知道贪墨多少银子,才舍得给外孙女这么多。
贾政却摇了摇头,告诉黛玉:“瓜尔佳氏虽然是满族大姓,可在太子那边只怕是出了不少,如今只怕是拿不出来太多给小女儿的。更何况,这位姑娘的父亲也不在了,家里情况大不如前了。如今忠勇伯府上,是这位姑娘的哥哥富达礼承袭,但富达礼也没有什么重要差事。”
贾政没说的是,过年时候,因为储位不稳的关系,忠勇伯府作为太子姻亲,几乎门可罗雀,甚至过年节礼也少收了好些。
黛玉并不知道这些,不禁呆了呆,她原本以为慧明举止大方,在宫里都丝毫没有忐忑,是因为她的出身。
如今看来,往日的自己真的太过自怨自艾了。
“所以我和你二舅舅商量好了,到时候晒妆日摆出来的东西,就比照着十五皇子妃来,而私底下,多给你些银票。你这嫁到天家去了,花银子的地方多的很,我那个庄子,每年产出的獐子、狍子、猪、羊的头数和银霜炭、柴炭的斤数,及米面粮食折合的银子,都是有记录的。”贾母说着,叫了鸳鸯进来,去将自己的私库打开。
贾母挑给黛玉的庄子,就在京郊,是贾母陪嫁庄子中最好的一个。
“这二万两银票,是外祖母给你的。不要再拒绝了,这里头可不只是外祖母一个人的,你母亲出嫁后,每年都给外祖母送东西呢,就当是你母亲给你攒下来的。”贾母想着既然开了私库,首接拿出来方便些。
“你元春姐姐出嫁时候,我也给了五千两呢,但多出来的,都是你母亲父亲以前孝敬我的。”贾母不准黛玉再推辞。
贾母甚至还笑着向黛玉道:“哼,你别看你大舅舅不当官,他库房里好东西多着呢,看你外祖母我呀,替你去开口,不只是替你开口,也是替二丫头先要过来,不然你大舅舅成日的喝酒,也不知道将来便宜了谁。”
对于大儿子喝酒养小老婆,贾母一向是看不惯的。如今玉儿嫁得好,大儿子想沾光,自然也得下血本才是。
这厢贾母和贾政细心替黛玉准备嫁妆,哪知道梨香院传来消息,说薛家自己,吵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