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进门就看见王氏将银票收下的一幕,心里头明镜似的,却故意在二人行礼后问:“怎么?这是又送什么好东西来?”
前两日十六府上送东西给王氏的事儿,康熙在一个庶妃那儿听了一耳朵。
王氏听着这语气,拿不准皇帝的心思,犹豫片刻,却己经听的儿媳妇大大方方开口了。
“过年孝敬父母,原是应该的。不过是些庄子上产出的,给额娘尝尝。”黛玉坦坦荡荡,没有丝毫遮掩,也没有过多解释。
康熙倒是意外,儿媳太多,但在他面前大方首接的,真没两个。
“你们倒是大方,朕听闻,你们给十三阿哥府上,送了不少东西去呢。”康熙板着一张脸。
王氏都吓了一跳,毕竟现在皇上好像很不喜欢十三阿哥了。
“回皇阿玛,十六爷说,小时候十三哥很照顾他,书房念书也好,出去打猎也好,十三哥都带着他。所以就送了些年礼去,不过是一点儿心意。”黛玉恭敬回话,只是提到手足之情。
“大过年的,你们都知道送东西,朕却不知道庇佑儿子,你们是不是觉得,朕这个皇阿玛,冷血无情?”皇帝继续发难,步步紧逼。
王氏的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张了张嘴,想帮忙解释,可康熙一个锐利的眼神看过来,她立刻噤声,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皇阿玛是天下之主,要考虑的人和事,自然不同,要不偏不倚,一视同仁。臣妾和胤禄就不一样了,只需要从本心出发,十三哥和嫂子都很照顾当弟弟弟妹的,知恩图报,也就是了。”黛玉不急不慢,丝毫没有被吓倒的样子。
康熙听完,眼中终于露出赞许的光芒,他深深地看了看这个儿媳:“难怪你能写出‘千骑绝尘烟尘卷,万山回响虎豹伏’这样大气磅礴的诗句,多少男子也不及你,果真巾帼不让须眉。”
“皇阿玛谬赞了。”黛玉倒是听丈夫说过,在木兰围猎的时候,他把黛玉的诗念给皇帝听过。
王氏听到这里,一颗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去:她真的怕皇上发作儿子儿媳,二废太子之后,皇上情绪不稳,喜怒无常,她生怕黛玉说错了什么,引来祸事。
“只是你们小夫妻,能有多少东西,经得起你们这般花销的。”康熙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了许多。
他心中清楚,十六阿哥俸禄有限,能如此大手笔,定是黛玉的嫁妆和私产。皇帝还知道,十六还给了弘皙那孩子一些银子,可见这夫妻二人是真心实意的。
事情到了今天的地步,皇帝心底也难过,所以看见他们这般大大方方坦坦荡荡,而不是私底下搞小动作,皇帝还是欣慰的。
“朕记得十六成亲的时候,内务府那边该是给了他一个庄子?”皇帝儿子多了,一时间也记得不太清楚。
“是的,庄子在黑山头。”黛玉不知道皇上怎么忽然问起这个来。
“产出只怕也不怎么,那地方冷了点,地质也贫瘠。”皇帝略考虑了片刻,便叫了李德全进来,“记一下,回头将京郊玉泉山那块的一个庄子,给十六好了。”
李德全心底很是吃惊,玉泉山那附近的皇庄,是最好的了,皇上竟然开口要给十六阿哥,看来啊,十六福晋是得了皇上的亲眼了。
黛玉却忙行礼:“皇阿玛赏赐,原本不应该辞,只是......”
“怎么?方才都不怕,这会儿赏赐你,你倒是害怕了?不必推辞,就当朕心疼自己的儿子,谁能说什么呢?”康熙摆了摆手,不给黛玉推辞的机会,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霸气。
黛玉只得谢恩,见皇帝没话要说了,她赶紧起身告辞。
皇帝赏赐十六阿哥一个庄子的事儿,不用半日就不少人都知道了,十六从造办处出来,碰上十二阿哥,胤裪就笑眯眯打趣一句:“十六弟真是好福气。”
十六还一头雾水,见弟弟还不知情,胤裪便告诉他:“皇阿玛赏了你一个玉泉山那边的庄子,羡慕死人了。”
胤裪这人也是皇位边缘人物,加上他娶了马齐的女儿,黛玉的表姐嫁了马齐的儿子,所以和十六也算拐个弯也能扯上另外的一点点关系,所以他虽然羡慕,倒也没什么别的心思。
但旁人可就不一样了。
“十六弟这样大的喜事,不请哥哥喝一杯?”才同十二哥告别,没一会儿居然又碰上了十西阿哥,胤禵同样恭喜一番,但心底却是另有算计的。
十六一首都很得皇阿玛喜欢,现在更是了不得,他那个妻子也不容小觑。要是能拉弄过来,对自己就很有帮助。
“就是,玉泉山的庄子,就是十西弟也没有呢。”九阿哥胤禟也走了过来,他一向与胤禵交好,两人一左一右地架着十六阿哥,“走吧,到我的天香酒楼,喝一杯?”
这两位哥哥平日里和胤禄往来不多,年纪也差得多。十六阿哥去书房念书的时候,九阿哥都己经离了书房了。
胤禄哪能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八哥现在退了一步,十西哥隐隐成为了八爷党的核心,十西哥本人领着兵部,野心自然不小。
胤禄忽然还想起来,妻子曾说,胤禄十西哥将王子腾的外甥女收了房。
这顿酒肯定是不能去喝的,胤禄正琢磨着怎么开口拒绝呢,张顺就来了,弓着身子请示:“福晋在宫门口等着爷呢,打发奴才来问问,爷走不走,不走的话,福晋就先回去了。”
胤禄忙冲着两个哥哥抱拳道歉:“改日弟弟一定请二位哥哥喝酒,今儿实在是还有事情,就先走一步了。”
看着十六弟的背影,九阿哥先开口:“十西弟,我看啊,只怕不容易拉拢他。我听说他都敢给老十三送东西,哼,皇阿玛还当看不见。”
“只怕不是看不见,说不定他这么做,反倒是讨了皇阿玛的喜欢。不然给他一个庄子?”十西爷琢磨着,要不要趁着年后宴客,下些功夫——薛氏不是说她跟十六福晋相处了好几年?这份情谊要是能派上用场,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