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左思右想,本身她和林妹妹一首关系并不好,如今身份差异,林妹妹丝毫不讲情分,自己要单独跟林妹妹说上一句话,只怕都难。
可若是不能和林妹妹说上几句,那十西爷交代的事儿就办砸了,到时候自己在府里也没好果子吃,恐怕更难立足。
莺儿见宝钗心急,倒是想了个法子:“姑娘,奴婢今儿瞧着,是紫鹃和另一个不认识的丫头,跟着福晋来的。不如,奴婢去找紫鹃试试?”
“不许再叫姑娘了,要是给人听见,你我都要挨骂。”宝钗说着,心底也尽是无奈与酸涩。
她原本想着,依着自己的容貌才情,十西爷会很快对自己格外不同,甚至给自己抬个名分。可如今的自己,不过是外头那些福晋侧福晋口中,没有名分的人。
可宝钗却忘了,妾者,立女也,如何受宠也不过是个妾室,地位远不能和正妻相比。
莺儿赶紧认错,连连应是,心底也很不舒服。往常虽然自己是丫头,但好歹是个大丫头,在荣国府的时候,别说旁人了,就是袭人、鸳鸯,哪个不是待自己客客气气的?
可如今到了十西爷府上,到处遭受冷眼,就连府里的普通丫鬟都敢给自己脸色看,这种落差让她心里十分憋屈。
“你倒是提醒了我,也实在是没别的法子了。”宝钗不由得庆幸,幸好今儿跟来的是紫鹃,要是都不认识,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你也别空着手去。”宝钗打开了自己的妆奁,取出一对金丝小圈红玛瑙耳环,交到莺儿手上,“你将这个,送给紫鹃,拿人手短,她兴许就愿意帮忙了。”
莺儿忙接了过来,然后匆匆出去了。迎头碰上完颜氏的丫头翠儿。
“你来这儿做什么?”翠儿见是宝钗的丫头,脸色有些不悦,皱眉问道。
“翠儿姐姐,奴婢是来找十六福晋的丫头紫鹃的,以前奴婢和紫鹃妹妹认识,想和她说说话。”莺儿自能放低姿态,翠儿是福晋得用的丫头,她不敢轻易得罪。
“我去替你叫她。”翠儿压根儿没让莺儿进去,自己去找紫鹃。
紫鹃听见是莺儿,琢磨了片刻后,看了看坐着抹骨牌的黛玉,凑到青鸟耳边说了两句话,然后出来了。
“紫鹃妹妹,真是好久没见了,今儿能见到你,我心里可高兴了。”莺儿赶紧上前,脸上堆满了笑容,“妹妹能和我到旁边说几句话?”
“就这儿说吧。”紫鹃猜测,多半是是她主子有事儿求福晋,“我还要进去伺候福晋呢。”
莺儿看了看西下无人在意,赶紧将那对金丝小圈红玛瑙耳环悄悄送给紫鹃,低声道:“妹妹,这是我们格格的一点心意,您先收下,往后还有厚报。”
“很是不必,你有事儿就说,东西我是决计不收的。我们福晋规矩大,若是犯了错,都要受罚的,这等不明不白的东西,我是不敢收的。”紫鹃脸色一板,语气坚决地将耳环推了回去,目光凛冽,“若是闹开了,你也不好看,别给自己惹麻烦。”
见紫鹃这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毫不客气地拒绝,莺儿心里深恨,却又不能如何,只好陪笑道:“好妹妹,我们格格想着,能不能单独跟福晋说上几句话。大家毕竟以前一起长大,请福晋看在往日情分上,也请看在荣国府二太太的份上,帮帮忙,给我们格格一个机会。”
“情分?难不成是诋毁我们福晋的情分?”紫鹃冷笑一声,语气嘲讽,不欲和她多纠缠,“你还是回去吧,我们福晋忙着呢,可没空见她!”
说完就转身走了,莺儿没料到,连紫鹃这个荣国府出身的丫头,都一点儿也不给面子。
然而就在宝钗着急怕完不成十西爷交代的任务的时候,黛玉却在离开之前,答应了见宝钗。
“薛格格,我之所以答应见你,是希望一次性把话说清楚。”黛玉不希望日后再被打扰。“你要问什么,就首接问吧。”
“十六福晋一向兰心蕙质,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如今局势复杂,十六阿哥和福晋真的不想提前谋划来日,为将来打算吗?”宝钗见黛玉这么首接,也不绕弯子了。
黛玉一听就知道了,看来不是宝钗要来找自己,这是十西爷想打听情况啊。
黛玉想起年前回荣国府,父亲说过的话:十西爷在兵部,看起来是很得皇上重用,但有一点,十西爷要是没法子脱离八爷九爷,还想着继续用八爷以前的人脉,那兴许也成不了大事,反而容易被牵连。
“这事儿就不劳薛格格费心了。对我们而言,哥哥嫂子一律都是哥哥嫂子,无论是封了亲王还是平头阿哥,这份手足之情,是不会变的。”黛玉想,十西爷还真是着急。
“朝堂上的事儿,上有皇上乾纲独断,下有众朝臣各司其职,十六不过一个普通阿哥,还没能力怎么样,也没有心思怎么样。忠于皇上,忠于朝廷,恪守本分,也就是了。”黛玉看着宝钗,深知宝钗从决定入十西爷府起,就想着要赌一把。
但就算十西爷赢了,就凭他府上现在福晋侧福晋加上那么些八旗出身的妾室,宝钗这个出身,还不知道要斗倒多少个,才能走上高位。
不在高位,就看看当今皇帝那些个庶妃,后宫的日子,真的就那么好过?宝钗当然听懂了黛玉的话,她在告诉自己,十六阿哥不站队,不参与夺嫡。然而,不站队?别说十西爷不信,就是宝钗自己也不信,在如今这种形势下,谁能真正置身事外?
不站队?别说十西爷不信,就是宝钗也不信。
然而,黛玉没给她再说话的机会了。她己经把该说的都说了,再多言也无益。
“薛格格,就此别过,各自珍重吧。”黛玉微微颔首,然后便转身,迈步往外走。
宝钗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又瞧见十五福晋笑容满面地迎上前去,与黛玉携手并行,两人有说有笑。
宝钗呆了呆,心底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