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旨设千叟宴,内务府并礼部几乎是提前了半年就开始准备。广邀天下耆老,共襄盛举。
宴席之上,老者们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康熙帝更是亲临赐福,一时间,君臣同乐,父子尽欢,气氛热烈非凡。
作为皇帝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自然都要敬献寿礼,以表孝心。阿哥们的寿礼多是玉器、瓷器、名家字画,康熙看过后,先夸了诚亲王胤祉。
”通典详节、少微通鉴节要,朕瞧着编的都很好,这些年主持编书,你也辛苦了。“
福晋们的寿礼,大多是衣裳鞋袜,衣物几乎清一色地绣着五彩图案龙拱寿夹袍、寿字团龙夹袍等寓意吉祥的纹样。
众多雷同的寿礼中,唯有十五福晋进献的一顶万寿海龙冠脱颖而出,其设计精巧,用料考究,康熙帝一眼便看中,特别夸赞了一句:“十五福晋有心了,此冠甚合朕意。”
慧明转头冲着黛玉笑了笑:这主意,还是黛玉给她出的。
丹莹显然看到了那二人的眉眼官司,翻了个白眼。
然而还有让她郁闷的事儿呢。
“今日乐部新曲甚好,曲调悠扬,热热闹闹的但却不显杂乱吵闹,看来这次用心了。”皇帝赞乐部用心,“有赏。”
乐部官员出列谢恩:“新曲为十六阿哥与乐师们一起谱写,臣等不敢独领功劳。”
皇帝听后越发笑的开心:“嗯,小十六也成熟起来了,如今这内务府的差事啊,越做越好了。”
他这话一出,上头几个有心思的哥哥,自然更加动了心思——十六弟胤禄虽然是闲散阿哥,但得了皇阿玛的认可,看来还是别太看低了他。
“《律吕管窥》,胤祉那儿初有雏形,胤禄日后也跟着你三哥一起,音律、算学、天文历法等等,诸多书籍要修,不得贻误。”皇帝又加了一句。
胤禄赶紧站出来领差事。
康熙心情不错,就爱叫儿子们写诗。
“十六你就别写了,让福晋替你写。”皇帝促狭的来了一句。
一时间,知道缘由的皇子们哄堂大笑,不知道的,便打听起来。比如恒亲王胤祺就告诉老三老西:“上次木兰秋猎,皇阿玛让写诗,十六弟写了一首特别好,皇阿玛问他是不是他自己写的,他老实说,是福晋写的,皇阿玛夸十六弟妹的诗,比我们的都好。”
老三老西却反而不约而同的想:十六弟这一招用的很妙啊,分明是在皇阿玛面前表明了自己无意争夺大位的决心。
而今日皇阿玛这么一出,更是将十六保护起来了,别看皇阿玛重用,但这会儿却单单让十六福晋写诗,多少也是向群臣表明,他乐意看到十六这样不结党营私、无意夺嫡的皇子。
黛玉压根儿没料到会如此,女眷这边都瞧着她,她倒也坦然自若。早有小太监送来笔墨纸砚,因皇上让每个人写三首,黛玉自然也没法子推脱。她沉思片刻,便挥毫泼墨。
外头呢,贾政那个如今是有幸出席的,所以自然有人在贾政跟前夸:“了不得呀,十六福晋听说养在府上,可见府上会教养。”
贾政忙说不敢当。
如今马齐己经重新回来当官,而且一来就是兵部尚书,很微妙的是,如今十西阿哥是兵部管事的阿哥。
马齐笑呵呵的看了一眼贾政,倒是没说什么,但心里头却是赞许的:保举八阿哥不成,长子依附太子,如今太子也失败了,对于马齐而言,此番站队就尤其重要了,要是再错,那只怕整个富察氏家族都要跟着倒霉了。
幸好自己挑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姻亲,贾政做官很有水平,为人谨慎,简首跟张廷玉有得一拼。教养出来的女儿,自己也听妻子夸了好几次。如今他外甥女又是十六福晋,十六阿哥别看是个光头阿哥,但是个人精呢,行事进退有度。
这头马齐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去看那些个皇子们,却见女眷那边,己经有小太监将十六福晋写的诗捧过来呈给皇上了。
康熙帝接过诗稿,仔细品读起来。他先是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笑容逐渐扩大,眼中闪烁着异彩。
他当即递给张廷玉,龙颜大悦地说道:“衡臣啊,你且瞧瞧,看看朕的皇子们,能不能比得过?”
张廷玉拿着,看着上头“金戈靖海狼星隐,玉弩收滇瘴雨蠲。”一句,不免心想,只怕皇子们难以超过了,前一句写收台湾、后一句就是平三藩,将皇上两大不世之功绩巧妙地融入诗中,大气磅礴。
更有“万顷嘉禾”、“万方同奏”这样开阔的意象,韵律和谐,意境清雅,真真是难得一见的好诗。
一时皇子们的诗也陆续呈上来,皇帝一一看过后,大声称赞道:“十六福晋的诗,甚合朕意!比你们的诗,不知高明了多少!”
康熙帝的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大殿,引得无数大臣侧目。
“赐十六福晋上等雪狐皮氅一件,东珠十二颗,金丝云锦十匹,青玉雕瑞兽砚滴一方,以示嘉奖。”康熙大方赏赐。
女眷那边,得了赏赐的黛玉依旧坦然,只是起身谢恩。
几位嫂子纷纷出言打趣,丹莹偏要阴阳怪气地挤兑一句:“十六嫂的诗自然是极好的,毕竟是得了林大人的真传,不像我们这些粗鄙之人,大字不识几个。”
黛玉闻言只是淡淡一笑,没有接话。
丹莹觉得黛玉摆明了瞧不上她,更是生气,正要开口,哪知道五福晋却抢先一步:“去年夏天去你们府上,那冰雪冷元子,又好看又好吃的,怎么做的?”
五福晋一贯是个爱热闹也善于打圆场的,黛玉自然明白她的好意,笑道:“五嫂喜欢,我回头把做法写出来,差人给五嫂送去。”
“写做法还不够,我可喜欢上你那儿玩了,什么时候,也请我们十六弟新得的庄子上玩嘛。”九福晋接了一句。
“九嫂都这么说了,那我岂敢不从?”黛玉顺带也就邀请了其他嫂子们。
当然,也会邀请丹莹。
丹莹心底十分不快,终于忍不住出宫回去的时候,问八福晋:“嫂子就看着十六福晋那么得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