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淞沪:钢铁洪流》
第一卷·时空裂隙
第一章 暴雨夜的金属牌崩裂与双重坐标
【历史线·淞沪初临——钢铁洪流降世】
暴雨砸在99A坦克的装甲上。
像无数颗钢珠敲打钢铁巨龟。
李浩宇的战术头盔面罩上。
三维地图正将1937年的淞沪战场与2023年的卫星影像重叠。
坐标网格在雨幕中泛着蓝光。
“报告坐标校准完毕,误差0.3米。”
陈默的声音从耳麦传来。
“但金属牌能量波动异常,像是在……寻找什么。”
李浩宇握紧手中的青铜色金属牌。
背面“钢铁洪流”西字突然发烫。
纹路如活物般游动。
这是三个月前在西行仓库遗址发现的文物。
此刻正与坦克集群的引擎共振。
发出蜂鸣。
———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前夜。
老周的草帽早己被雨水浸透。
汉阳造步枪的木质枪托在怀中发烫。
他蹲在芦苇荡战壕里。
听着远处日军卡车的轰鸣。
指甲深深掐进枪托刻痕“死战不退”。
那是三天前班长用刺刀刻下的。
也是全团200弟兄的誓言。
“来了!”
右侧传来新兵的低喊。
月光被乌云遮住。
但老周还是看见地平线上浮现出九个黑色剪影。
不是鬼子的九七式坦克。
那些铁乌龟没这么高的轮廓。
也不会在泥地里跑出60公里的时速。
更重要的是,它们周身泛着冷光。
像披着月光的钢铁巨兽。
“卧倒!”
老周本能地拽下身边弟兄。
第一发穿甲弹擦着战壕飞过。
将三百米外的日军前哨炸成火球。
老周从泥土里抬头。
看见最前方的钢铁怪物突然减速。
炮塔旋转时发出齿轮咬合的闷响。
和他在上海见过的洋人机械不同。
这东西的装甲上竟刻着“钢铁洪流”西个大字。
在雨幕中发出蓝光。
“弟兄们,让开!”
车载广播的声音盖过雨声。
带着老周熟悉的江淮口音。
“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来接你们回家!”
战壕里一片死寂。
有人举起汉阳造。
却被老周按下。
“等等……他们打的是鬼子!”
———
【未来线·时空共振——双重坐标显形】
2023年,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展柜里的金属牌突然迸发出强光。
正在整理资料的陈默手忙脚乱地扶住差点翻倒的战术平板。
屏幕上,九辆99A坦克的热成像信号正穿透雨幕。
与1937年档案里的战场坐标完全重合。
“李司令!金属牌能量值突破临界值!”
他对着对讲机大喊。
“坐标锁定1937年8月13日23点15分,宝山芦苇荡——和老周祖父的牺牲地点分秒不差!”
李浩宇盯着头盔面罩。
看见九辆坦克的导航系统自动生成“文明守护路径”。
最前方的坦克突然减速。
炮口对准的不是中国守军。
而是三百米外的日军前哨。
“开启车载广播,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
他按下通讯键。
“把装甲灯调成红色,让咱们的弟兄看清——中国的钢铁,永远站在他们身前。”
———
老周看着钢铁怪物停下。
舱门打开。
穿迷彩服的士兵跳下来。
胸前的北斗手环闪着蓝光。
和他祖父留下的怀表链坠一模一样。
“大爷,我是李浩宇。”
为首的军官递出战术平板。
上面显示着1937年保安团的布防图。
“您祖父周大海,1937年8月13日在这片芦苇荡……”
老周的汉阳造突然剧烈震动。
枪托刻痕与军官手中的金属牌发出共鸣。
他看见对方手中的铜牌背面。
“1937.8.13 淞沪”与“2023.8.13 上海”两个坐标正在重叠。
像两条时间线被钢铁强行铆合。
“你咋知道俺爹的名字?”
老周的手抖得厉害。
雨水顺着枪口滴落。
“还有这铁家伙……”
“因为我们来自未来。”
李浩宇摘下头盔。
任由雨水冲刷脸庞。
“来完成你们没打完的仗——用钢铁,用科技,用所有能护着这片土地的东西。”
远处传来日军的枪响。
九辆坦克同时转向。
主炮喷出橘红色火舌。
将日军的机枪阵地掀上半空。
老周看见装甲表面浮现出无数弹孔。
却在纳米修复层下迅速愈合。
那些弹孔的位置。
竟和他记忆中班长身上的枪伤一模一样。
“跟着蓝光走!”
车载喇叭切换成吴语。
“妇女儿童往芦苇荡东边撤,那里有咱们的无人机保护!”
老周突然想起三天前牺牲的班长。
他临终前塞给他的怀表链坠。
此刻正在裤兜里发烫。
掏出一看,那枚生锈的铜牌竟和李浩宇手中的金属牌一模一样。
背面的“死战不退”西字。
正与坦克装甲上的“钢铁洪流”共振。
———
日军第3师团的观测员透过望远镜。
看见不可思议的一幕。
钢铁怪物上的中国士兵跳下战车。
搀扶着老人和孩子撤离。
装甲表面的蓝光映出“护民”二字。
更震撼的是,那些战车明明碾过泥泞。
履带却在地面留下“1937.8.13”的发光刻痕。
像老天用雷电写下的战书。
“联队长!”
他转身大喊。
“敌方战车会发光!它们……它们在保护平民!”
中佐握紧军刀的手在发抖。
电台里传来各前哨遇袭的报告。
所有情报都在重复同一个词:钢铁洪流。
那不是武器。
更像是从时间裂缝里爬出的钢铁巨兽。
炮口既对准侵略者。
也为平民撑开保护伞。
“八嘎!”
他终于想起师团部的密电。
“这是支那的‘天军’……是天照大神的警示!”
———
老周摸着99A坦克的装甲。
指纹刚触碰到钢铁表面。
北斗手环突然发出蓝光。
在他手腕上烙下“守护者”印记。
远处的坦克集群正在重组阵型。
车身上的“钢铁洪流”徽记连成一片。
像一条在雨夜中觉醒的钢铁巨龙。
“大爷,该换咱们进攻了。”
李浩宇递过战术平板。
上面显示着日军的部署己经被北斗卫星解析完毕。
“您看,这些铁家伙的炮管,能打穿鬼子任何装甲。”
老周看着平板上的3D地图。
突然发现芦苇荡的布防图上。
每个火力点都标着他熟悉的记号。
那是他父亲当年教他的暗语。
更惊人的是,地图右下角有行小字。
“周大海班长遗留坐标,己校准完毕。”
“俺爹……”
老周的声音哽咽。
“你们连这个都记得?”
李浩宇点头。
“每个为这片土地流过血的人,我们都记得。
所以这次,我们要用钢铁,把鬼子的侵略时间。
永远定在1937年8月13日——他们的铁蹄,休想再往前踏半步。”
金属牌突然发出蜂鸣。
李浩宇手中的铜牌与老周裤兜里的怀表链坠同时崩断第一节链节。
内侧浮现的不是坐标。
而是老周祖父的手印。
与李浩宇的掌纹在雨幕中重叠。
系统提示音在两人耳边响起。
只有他们能听见:【历史守护者绑定成功,文明守护系统启动。】
暴雨还在肆虐。
但老周看见钢铁洪流的车灯己经亮起。
照亮了芦苇荡中撤退的平民。
那些蓝光,比他见过的任何月光都亮。
比他父亲留下的怀表链坠更暖。
那是用未来的钢铁。
为1937年的夜晚,撑起的一把伞。
“弟兄们!”
他突然站起身。
举起发烫的汉阳造。
“咱们的援军到了!跟着铁光走,把鬼子赶下海!”
九辆坦克同时发出轰鸣。
像回应他的呐喊。
炮口转动时,火光照亮了老周的脸。
也照亮了99A坦克装甲上的弹孔。
那些正在愈合的伤痕。
终将成为钢铁洪流最荣耀的勋章。
下章预告
【第二章 虹桥机场:歼-20尾焰与老照片显形】
- 核心看点:
歼-20机群首战日军侦察机,龙勃透镜战术显威
无人机投放带北斗定位的急救包,包装印“跟着蓝光跑”
老周发现步枪刻痕与现代装备参数吻合
- 悬念钩子:
金属牌显形的新坐标“1937.8.14”有何特殊意义?
陈默的战术平板显示“敌方士气值-15%”,日军竟称我方为“天军”?
张云飞女儿的漫画突然出现歼-20与老款战机并肩画面,是否预示时空叠加?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