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押送路上天降"友军"

一念辰心 木犀花多酝藉 2178 字 2025-06-30 15:40

暮色漫过大散关残堞时,张易面前,只有十五名残兵拖着断戟斜倚关墙,玄色战袍被血污浸得发硬,肩头梁州府兵特有的赤豹补子己残破不堪,露出内里泛黄的棉絮。张易明白,如果不能圆满完成任务,依照杜冼的脾气,他小命难保,甚至断送阖府性命。此次不仅折损了从扶风县一路带出来的兄弟,还有梁州刺史特批的官兵百余人。

突然,前方有脚步声如潮水般,沿着前方栈道有节奏地传来。有小兵闻风丧胆,跑向张易问道:“县尉,不会又来劫人了吧?”其实所有人都己经注意到这些即将到达的脚步声,纷纷不由自主地站首身子,拿起武器。这周围也没有可隐藏的,散兵游勇勉强结成锋矢阵,却掩不住甲胄下的颓唐——铁甲片用草绳串补,护心镜上还嵌着前两日那群劫囚之徒射入的断箭头。被缚着双手的苏木也瞪圆了双目,盯着前方。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惊起山中己栖息的寒鸦。

前方似有千余名身着轻便铠甲的府兵,呈三路纵队迅速逼近。暮色之中,他们的甲胄泛起阵阵冷光,肩头绣着赤豹的补子。

为首一人,骑着高头大马,身形高大魁梧,面庞棱角分明,浓眉之下,眼眸锐利。其甲胄泛着幽光,腰间悬挂着一柄锋利的横刀,刀鞘之上有鎏金装饰。

队伍行至近前,陈霄问道:“哪位是张县尉?”

“正是在下。”张易抹了把脸上的血痂,从队伍中站出来。

陈霄下马,看向张县尉,双手抱拳,朗声道:“张县尉,我乃右武卫梁州永安府校尉陈霄,率兵上番宿卫,奉刺史大人之命,正好一路协助张县尉押送要犯!”

张易满脸堆笑,“感谢校尉,您来得正是时候。您不知道,前两天那场恶战有多难打。我剩的这十几口子,还真看不住这七个犯人。”

张易低声问都尉,“按规程,还得劳烦您出示下印信。”

陈霄看了他一眼,张易又拱手低了低头。陈霄从怀中掏出铜鱼符、过所、府兵名册及印信。张易一一查验,看得仔细,尤其印信火漆确是刺史府独用的青麟胶。张易将这些符契还给陈霄时还不忘奉承几句。

陈霄看到囚车中的男孩,满脸脏呼呼的,正在专心致志画着什么。便问张易:“这便是重犯?为何不绑起来?”张易答道:“这孩子嗜画如命,不让他画就闹腾,用头撞囚车,为了让他安静点,就解了绳子让他画。”囚车旁还有一些被绑的人,料想便是劫囚之人。苏木低垂着眼,不想被人注意到。心里却万分着急,这么多人,带少爷逃走更是难上加难。

因夜色渐晚,张易见自家残兵需要休整,便提议在此地安营扎寨,留宿一晚。他殷勤地给陈校尉送上刚烧的热水,随口问道:“陈校尉可识得窦参军?”那是杜冼安插在梁州军中的暗桩。

"窦文焕么?他上月刚调任司仓参军。你的信息倒是灵通。"陈霄笑道。

张易讪讪回答:“是我的同乡,有些少时情谊。”内心才算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