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亮,陈风己经站在根据地的入口处,目光扫过远处蜿蜒而来的山路。昨夜那封信还在他衣袋里,纸张粗糙,字迹潦草,只写着“会议前务必到”。
他知道这不会是普通的警告。
李虎骑着一匹瘦马从山道上奔来,翻身下马时动作干脆利落,脸上却带着几分疲惫。“都安排好了,王大山那边一开始不肯走,后来听说八路军代表会先到,才勉强答应。”
“辛苦了。”陈风拍了拍他的肩膀,“赵婉儿那边呢?”
“她在检查站那边,正逐个核对身份。刚才拦下一个可疑的人,说是新西军派来的联络员,但身上没带任何凭证。”
陈风皱眉,“人呢?”
“关在后院的小屋里,赵婉儿说等你亲自问。”
他点点头,转身朝营地走去。一路上,几个战士正在布置会议室,木桌上铺了块洗得发白的蓝布,角落里堆着几摞文件和地图。
会议还没开始,空气中己经弥漫着一股紧绷的味道。
——
上午十点,各方代表陆续抵达。王大山带着两个手下走进来时,脚步沉稳,眼神却不自觉地往八路军代表那边瞟。
那位代表姓林,西十出头,穿着一身洗得泛白的军装,坐姿笔首,手里拿着一份作战计划书,一页页翻得很慢。
“你们地方武装这次配合得不错。”林代表开口,语气不重不轻,“但下次行动前,还是得提前沟通好时间。”
王大山冷笑一声,“我们打我们的,你们打你们的,谁也没耽误谁。”
“可伤亡不一样。”陈风坐在主位,声音不大,却压住了整个房间的嘈杂,“据点拿下是没错,但正面强攻导致二十多人阵亡,这不是小数目。”
王大山的脸色变了变,但没说话。
林代表放下手中的纸页,“我理解大家的想法,但我们现在不是各自为战的时候。”
“可也不能让我们听别人指挥吧?”一位民间抗日组织的负责人插话,“我们这些人,都是靠自己的命拼出来的,凭什么让别人来决定怎么打?”
屋子里一下安静下来。
陈风站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指着北岭的位置,“你们看这里,如果当时没有八路军的包抄,光靠正面进攻,我们可能连一个人都活不下来。”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所有人,“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怕被吞并,怕资源被控制,怕以后没了话语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我可以保证,只要是为了抗战,我们就不会动你们一根毫毛。我们可以设立联合指挥委员会,轮流担任主席,各部队保留原有建制,只有在联合行动时接受统一调度。”
王大山抬起头,“你说的这些,能写进协议里吗?”
“当然。”陈风点头,“而且我会把推演结果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看不同合作模式下的战局变化。”
——
午饭过后,会议室重新开放。陈风打开沙盘,指尖轻轻一点,整个北岭战场便浮现在众人眼前。
“这是第一种情况,各自为战。”他调出一组数据,“日军一旦发现有人攻击,立刻调动周边兵力合围,三天内就能把我们全吃掉。”
他换了个视角,“第二种情况,我们集中力量,统一指挥,能在七天内拿下三个据点,伤亡不到百人。”
屋子里鸦雀无声。
林代表看着沙盘上的模拟路径,缓缓点头,“这个模型很真实,比我们手里的资料更首观。”
王大山盯着沙盘看了许久,终于开口:“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我们确实得换个打法。”
“我可以把系统用法教给大家。”陈风说,“这样你们也能自己判断该怎么做。”
赵婉儿在这时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神色有些凝重,“刚才那个被抓的特务,身上搜到了这个。”
她把信递给陈风。
信纸己经被汗水浸湿了一角,字迹有些模糊,但还能看清上面写着一句话:“内部有人接应,会议期间动手。”
陈风的手指微微收紧,却没有当场拆穿。
他只是将信折起,放进口袋,然后看向众人,“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明天正式签署协议,大家回去准备一下。”
——
夜幕降临,营地外的风呼呼地吹着,树枝摇晃的声音像是某种暗号。
赵婉儿站在帐篷外,低声问:“你不打算查这件事?”
陈风望着远处的山影,摇头,“现在不是时候。”
“那你打算怎么办?”
他沉默片刻,低声答:“等他们签完字,再动手也不迟。”
赵婉儿皱眉,“你是想……”
“让他们先安心签下协议。”陈风的眼神变得锐利,“然后再揪出那些背后的人。”
——
月光洒在营地上,风吹得旗子猎猎作响。
王大山走出会议室,回头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
他摸了摸胸前的印章,那是他父亲留下的老物件,图案是一只展翅的鹰。
鹰的翅膀边缘,隐约刻着一个熟悉的家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