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哲甫在一旁听了,见雪儿说起奶奶满是骄傲,心中也是一松,冲郑一凡微微点头,几乎微不可察。
他己确信,雪儿己经从伤逝的心境里走出来了,无须在刻意避开有意奶奶的话题了。
这时,王玉芬也走出来,身上还穿了一件素白睡袍,线条流畅,日渐丰腴的腰肢柔和起来,尽显优雅之姿。
“孩子们都在,也不换件衣服,成什么体统?”王哲甫斥责道。
王玉芬微红了脸,“我也就在家随便穿穿,这衣服轻快舒服。小凡又不是外人,有什么可避讳的。”
“爸,这件睡袍本就是可以居家外穿的,我妈这是给我们走秀养眼呢!”
“瞧!多漂亮!”雪儿早起身走过去,扥扥衣袖,又抚抚肩,“哥,见识了吧?这也是顶级丝绸。”
郑一凡眼睛一亮,茶杯里的水早溢了出来。
“太美了!老师,这衣服一穿,您可以上杂志封面了!”
“嘁!杂志封面上那些衣服哪有我妈这件漂亮?这可是我奶奶压箱底儿的宝贝,穿了参加外事活动,老外们看了都夸‘dressed to kill’,还抢着和奶奶合影呢,一会儿拿给你看。
也就我妈食古却不化,说太露了穿不出去,简首是暴殄天物!”
“我怎么看着像旗袍啊?”郑一凡插了一句。
“听到没有?我哥这个山娃子都看出是旗袍来了,自己还总说睡袍睡袍的,一点儿也浪漫!我明白了,妈,你不是怕人家看,是你不肯轻易示人,除了我爸。”
王玉芬也被雪儿说的也不好意思了,瞪了她一眼,郑一凡也赶紧收回了目光。
“就你话多,这么好的料子我怎么能看不来!以前不是怕你见了想奶奶吗,刚才听你们在院子说云锦,我才忍不住穿着出来,哪个女人受得了漂亮衣服的诱惑?
你妈我也不能免俗,为这件衣服,你爸可没少赞美我!”
说着一眼望过去,王哲甫连忙把起身去泡茶了。
“哥,别信我妈说的。她明知这是旗袍,竟然当睡袍穿。我爸也是老顽固,又不是什么素纱襌衣,哪有露这一说,旗袍不都这样吗?
不懂丝绸文化真可怕!可惜了这绝世白贝锦,要不是肥了点,我早抢了,还要穿着去学校转一圈,馋死那些潮男潮女们!让她们也见识见识,全世界最经典的时装在这儿呢!”
“死丫头!不许笑我们土,我以后常穿就是了。奶奶不是也给你留了件……”
没等王玉芬说完,雪儿赶紧截了过去,“妈,我们讨论《红楼梦》呢,别拿衣服来打岔!”
“好好好,你们说你们的,我不添乱了。”王玉芬马上闭了嘴,目光躲闪。
郑一凡见雪儿打岔,更加印证了自己刚才的想法,也装作不知情的样子。
“白贝锦?和你刚才说云锦有区别吗?”
“当然不一样啦!我奶奶虽说是研究丝绸的,可也不是什么世家贵族,哪有那么多云锦,只不过有几片而己。这叫白贝锦,虽然不比云锦金贵,但也是顶级绝品,现在有钱也买不到了。”
“哦,这也是绝代奢华!”
“绝代奢华!这个词太准确了,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妈,你看我哥嘴里总有超凡脱俗的词,这叫什么?才华横溢,和林黛玉一样,语不惊人死不休!”
“怎么又扯到林黛玉身上去了?你们不是在讨论《红楼梦》吗?净蒙我文学底子差,当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讨论《红楼梦》离得开林黛玉吗?你还是别说话了,一张嘴就露怯,还总怪别人说你。”王哲甫端着茶壶过来,抢白了一句。
“好好好,我不张嘴了,你们讨论你们的。”
二人坐到墙角的沙发上喝茶去了,也不出声了。
2
郑一凡见状,也不提丝绸的话题了。
“雪儿,你那本《红楼梦》暂时不看吧?等考完了,我就用你的抽丝剥茧读书法,重读《红楼梦》,再识林黛玉。”
“哥,你喜欢林黛玉吗?”雪儿黑眸一闪,静等着答案。
“喜欢啊!才冠姑苏,貌倾长安,心思缜密,才华横溢,就是有点儿孤傲清高,还有点儿小叛逆,爱使小性子,说话有时刁钻刻薄。
这也怪不得她,寄人篱下,一个弱女子做了‘情痴’,也是误了卿卿性命。”
“你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啊?”雪儿眯起双眼,睫毛修长若盖。
郑一凡端起热茶,吹了几下,才喝了一小口,抿抿嘴。
尽管是讨论书中人物,可总有一种谈情说爱的嫌疑,他心里老大的不自在,更何况两位老师就坐在旁边,尽管不再说话,可耳朵就在那儿摆着呢。
“怎么说呢?林黛玉这个人物很独特,大多数人喜欢她的才情,却不喜欢她的冷艳,是不是很矛盾啊?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喜不喜欢都是书里的人物。
书里的人物都是虚拟的,现实里并不存在,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当了真,自己就掉进去了。不认真,就读不懂人物的内心世界。你自己呢?”
说完自己的见解,郑一凡赶紧把话题扔了回去。不想说,还是忍不住想知道雪儿的看法,脑后背上还有一丝发紧。
“小凡这个说法我赞成,书里的话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尽信书不如无书’,要从多角度去理解书里的人物,理想人物是多重人格的杂糅,甚至是多种文化的杂糅。
现实人物是单重人格,大多也是双重人格,两面性,这里边儿有质的差别,不能单凭个人喜好评价书里的人物,这也是读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
说话的是王哲甫,雪儿朝那边儿瞥了一眼,没有理会。
“我才不喜欢林黛玉呢,病病殃殃的,说话都有气无力,到了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眼泪儿都流干了,也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嗯,林黛玉确实悲了点儿。那喜欢谁呢?”
“我最喜欢宝钗,温婉,大气,博学多才,世事洞明,不愧是金陵十二钗之首。”
“刚才还说林黛玉排第一,怎么又说薛宝钗也是十二钗之首呢?”
“奶奶说的,说大多数人误以为林黛玉是十二钗之首,这也可以理解,书里好多情节里是林黛玉是主角,她原本就是绛珠仙子,下凡就是为了报恩还情,谈情说爱这些事非她莫属。
但是,奶奶说《红楼梦》是世情小说,重点是世态变化规律,是警世之作,而不是描写人之常情的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爱情就是个陪衬。”
“等等,奶奶说《红楼梦》是警世之作,说为什么了吗?”
郑一凡打断了雪儿的话,急切地问道。
“奶奶没说,我也没问,大概是警醒世人的意思吧!”
雪儿有点儿摸不到头脑,随文解释了一句。
“小凡,你想想冯梦龙的‘三言’,连起来看看?”王哲甫笑道。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喻世、警世、醒世,以爱情为喻,以悲剧为警,以觉悟为醒,连起来就是为人处世的修身之道,也是生活版的世界观。老师,我明白了!”
王哲甫笑着点点头。
“再加上凌濛初的‘拍案惊奇’,就是拍案而起,这就是曹雪芹写在宁府上房的那副对联的全部内涵,‘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道、事理、人情都有了,要雅有雅,要俗有俗,雅俗共赏才能通俗易懂,高!
再就是,一个爱情故事,就贯通诸子百家于一人,囊括‘三言两拍’于一书,这才是《红楼梦》的精髓,妙!
还有,‘上房’即上方,上方即最佳药方,悬壶济世,医治百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能从中得到启示,绝!”
一时间,郑一凡眉飞色舞,仿佛一没留神发现了个金矿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