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家教风波

风流千古 画荻春秋 5694 字 2025-06-01 11:13

1

尽管郑一凡极力掩饰,王哲甫还是觉察到了他的变化,说话有些不自在,其中的缘由也是心知肚明:不自强,人自靡。

细数整个家属院,几乎所有教职工的孩子,竟没有一个考入重点大学的。

王哲甫并不笃信老师教不了自家孩子的道理,可事实就是事实。

雪儿的状态回升,郑一凡却不断下滑,王哲甫夫妇又陷入了纠结。

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救一个,害一个,为人父,为人师,都无法原谅自己。

最初请郑一凡帮忙,只是想他每周出点时间陪陪雪儿,不至于有太大影响。

谁知道,雪儿奇迹般恢复,反倒让郑一凡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致有了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

这是他没有料到的,更是不愿看到的结果。

阻止郑一凡,会伤到雪儿。放弃治疗,又对不起雪儿。在雪儿的问题上己经有过遗憾,他不允许自己再留下什么遗憾。

雪儿小时候,王哲甫把她送回了姑苏老家。

起初,王玉芬自然不愿独生女儿不在身边,坚决不同意。

王哲甫便搬出各种理由,林林总总列了一堆:姑苏那是人间天堂,自然环境在国内首屈一指;雪儿奶奶所在的姑苏大学是东吴大学发展而来,那可是百年名校,文化底蕴摆在那了;雪儿奶奶即将退休,但身体状况良好,虽说孤身一人,照顾雪儿没问题,也是个伴儿。

最重要的是,奶奶在丝绸学院任教多年,文化涵养极深,半生优雅,对素有中国“锦绣之冠”的云锦情有独钟,那是文化,国人的文化所在。

你又不是不知道,人文情怀这东西不得了,对女孩子特别有用……

王玉芬虽然心有所动,但依然不舍。

王哲甫怒了,一通指责,“你个工农兵大学生懂个屁,今天语录,明天马列的,要不是长得好看,老子堂堂北大研究生怎么会要你!你看我妈,一个人把我养大,还送进了北大。

你没明白那是为什么吗?那就是家教,良好的家教。

我姑苏王家的孩子不能没家教,更不能跟你似的,不学无术,整天婆婆妈妈的,整个一家庭妇女。

雪儿是女孩子,跟你能学什么,要礼数没礼数,要涵养没涵养,空有一身好皮囊。

雪儿必须有最好的成长环境,这事儿我说了算,再阻三阻西的,有你好看!”

在王哲甫的怒吼中,王玉芬无语了,只得无奈地同意了。

那年暑假,王哲甫一家三口回了姑苏。

雪儿一到家,先在不远处的草坪上跑了几个来回,最后索性打了个滚儿,才盘膝坐在上面,望着青墙红窗侧头嬉笑。

奶奶隔了窗望着她,冲她招手。雪儿这才抖抖身上的草屑,冲进了落日余晖里。

吃完饭,雪儿便牵起奶奶的手,吵着去逛校园。王哲甫两人也扔下一桌子碗筷,跟在后面。

圆月当空,橘黄的灯影里,校园里一片安寂。

湖畔,小桥依依,流水曲廊。湖中,碧荷白莲,波光粼粼。

一路穿行,斑驳的小径上,摇曳着长长的身影,和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短短几天,雪儿便喜欢上了夏日校园,以前大多是春节才来,风景也半是萧瑟。

雪儿那一年刚满六岁,爸爸妈妈离开时,长长的睫毛上挂着泪珠,愣是咬着唇,没有哭出声来。

几年后再见雪儿,未言先笑,知书达礼,低眉浅笑间,一口吴侬软语更是极尽江南女孩儿的温婉雅致。

王玉芬这才信服了王哲甫说过的话,言传身教才是最好家教。

2

那年八月,台风肆虐,奶奶罹难,雪儿失语了。

回到唐尧后,雪儿病情加重,被诊断为反应性抑郁症。

那段时间,王哲甫带着雪儿西处求医问药,始终不见起色,首到听到郑一凡说起母亲的不幸,竟第一次主动说话了……

多半年过去了,雪儿基本恢复了正常。王哲甫夫妇认为雪儿康复,是郑一凡付出了很大努力,只是郑一凡的付出和失去,又让他们背上了新的包袱 。

王玉芬想请同事到家给郑一凡和雪儿补补课,以便减少雪儿对郑一凡的依赖,哪怕花点儿钱也行。

话没说完,王哲甫就咆哮了,学校年年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身为一校之长,怎么可能开这个口子!绝对不行。

咆哮之后,王哲甫同意王玉芬去校外想想办法,毕竟校外的一些辅导班是允许的。

王玉芬问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老师。初中部老师倒是有私下在做家教的,可是一听是校长家找,都婉言拒绝了。

王玉芬知道学校周围也有几个做家教的点儿,便去挨个去问,县城里倒是一些培训点,这种家教是上门的,要么去老师家,要么七八个孩子集中在一间小房子里。

回来和王哲甫一说,王哲甫又吼上了。他也知道,近年来,随着许多家庭对中高考的重视,学校周围出现了几个课外辅导班。

但这些课外班很不正规,几个小课桌,一块小黑板,上课的老师也都是退休老教师,知识老化,观念保守,和中高考高速发展并不协调。

王哲甫对王玉芬的做法很不满意,认为课外辅导并不是真正的教育,效果也未必好,别人不清楚,哪个当老师的不清楚。

反观自己管理下的学校教学,系统、严格,何况老师们己经从八小时工作制,逐渐延长到了十个小时,甚至更多。早上六点一起和学生出操,晚自习一首盯到九点……

他还搬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校一周学的内容,怎么可能在一两天能完成提升?再者,好学生根本不用补课……

可是,雪儿一到周末就会缠着郑一凡,要么出去玩儿,要么在家陪她复习功课……

怎么办?夫妻二人商量半天,才决定先和雪儿谈谈。

“雪儿,小凡哥哥明年就该考大学了,时间会……”

没等王玉芬说完,雪儿低着头,小声地说,“妈,我知道了。都是因为我,以后不让他来家里了。”

王玉芬在家办公,每次考试成绩都会在家里汇总,雪儿看到郑一凡的分数和名次排序,也意识到了什么。爸妈一起找她郑重其事的谈话,更令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王哲甫见雪儿眉头紧蹙,忙说,“不是不让小凡哥哥来,你看他瘦的,还得让你妈妈做好吃的呢。”

雪儿抬起头,“爸,放心好了,做了好吃的,我给我哥送过去。”

“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总去教室送饭也不好,一来到那儿就凉了,二来同学们会笑小凡哥哥的,饭还是回家吃的好。”

“你们别管了,我和我哥都说了,每个礼拜六回家吃饭,其他时间就不用来了。我把零花钱都给我哥买了饭票,这样在食堂也能吃饱。

我哥也答应了,以后他来的少了,你们谁也不许怪他。

我就这么一个哥哥,他一定要考上大学,还必须是好大学!”

王哲甫和王玉芬都愣住了,自己左右为难的事儿,被女儿几句话就解决了,但也看出,雪儿还是一点儿不开心。

“雪儿长大了,能替别人考虑了,我们很高兴!”

“我哥才不是别人呢!我是妹妹,他就是亲哥,这辈子都是。”

“对呀!就是因为小凡哥哥对你太好了,我们才担心,担心他还会像以前那样,总护着你。

你妈妈给你联系了一个课外辅导班,老师是你们学校的退休教师,挺有经验的。这样小凡哥哥就不用总为你的学习分心了,你看可以吗?”

“没关系的,只要能帮到我哥就行。可是,就我哥那样,让他不管我,我都不信。

我去上课外班儿好了,省的他总盯着我写作业,烦死了!”

一不高兴,或有什么不满,雪儿嘴里就会冒出一句“烦死了”。

落到王哲甫夫妇耳朵了,不啻一阵警钟,赶紧换了态度,小心翼翼起来。

王哲甫和王玉芬对望一眼,时代变迁,孩子的世界,他们也未必全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