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赠笔之争

风流千古 画荻春秋 5058 字 2025-06-01 11:13

1

教师节前一天,母亲出院回了三甲镇,郑一凡也回学校上课。

刚上课几分钟,传达室郑师傅敲响了教室的门。

“王老师,打扰一下! 郑一凡家里来人了,远道来的。”

听到自己的名字,郑一凡心里还有点儿纳闷,把访客带到教室,以前从未有过,那不是他的职责,也不符合学校规定。

郑一凡的座位就在窗边,却在最后一排,隔窗能看到大半个院子,却看不到教室前门。不过,他心里己有了预感。

王老师一脸无奈,冲门外扭扭头。

郑一凡扔下笔冲了出去,中途挂到同学课桌一角,书本撒了一地,教室里一阵哗然。

王老师眉头一皱,随即顺着半开的门看了外面一眼。

门外站着一位中年人,左手拎了一个大号黑色公文包,包上的锁扣在太阳下闪着金光,西装笔挺,气宇轩昂,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更不像农村老家的人。

教室里又传出一阵喧哗,被王老师的目光制止了。

郑一凡一到门口,就喊了声“舅舅”,回身带上了教室的门。

舅舅和郑师傅握手道谢,目送他离开,才和郑一凡搭话。

上次见面还是两年之前,如今舅舅的突然出现,令郑一凡欣喜若狂。

舅舅很忙,尤其是今年,除了研究院的日常工作,还要奔波于亚欧美之间。舅舅年初信中说,他正忙于国际三大通讯标准认证,其中就有第一个“中国标准”,非常重要,只是分身乏术……

舅舅说,昨天陪同外国专家团考察省城五十西所,今天回京,正好顺路回老家看看。

郑一凡听舅妈说起过,五十西所有个电信实验室,中国第一个。舅舅毕业后就在那儿工作,后来才被调去了京都……

见郑一凡个子又高了一大截,舅舅很高兴。

看他还是那么瘦,舅舅的神情有些无奈,“我己经看过你妈了,情况还是不大好。等忙过这阵儿,我接去京都治疗。你就安心学你的,一定要考上,最好考到京都来……”

临走前,舅舅从包里掏出一沓红白蓝镶边航空信封,还有三套整版《古代书院》邮票,又从西装口袋上摘下一支钢笔,叮嘱了几句,便匆匆离开了。

邮票是崭新的,带着墨香。

按照舅舅嘱咐,郑一凡每个月要写信,告诉他家里的情况,邮票可以用来写信,也可以留着。纪念邮票面值太大,寄平信不划算,有点儿太奢侈了。

钢笔也是新的,格外精致,通体橙色,上面有三个金环,笔夹也是金色的,看上去像一支羽箭,郑一凡倒觉得像麦穗,一支金黄的麦穗。

也难怪,弓箭只在博物馆见过实物,锈迹斑斑的,毫无生气。

没见过真的,他只能想象成熟悉的麦穗了,农民的儿子的生活底片,就是由形形色色的农作物组合而成的,第一印象除了鸡鸭牛马,就是稻梁黍麦,毕竟这些才是生存的第一保障。

郑一凡很喜欢这支笔,舅舅一走,便迫不及待的试笔。

金色的笔尖在白纸上滑过,如行云流水,又夹带了一丝“铁画沙”的滞涩。那种触感由手及心,意到形出,酣畅淋漓,竟有几分毛笔的感觉。

笔身上有英文,郑一凡也没在意,擦掉上面的汗渍,就收起来了。他对笔很挑剔,也很珍惜,这支平时舍不得用,只有考试时才拿出来,非常顺畅。

雪儿用过后,也很是喜欢,总缠着他借了用,己让她还不乐意,嘟着嘴巴骂他“小气鬼”。

2

高考结束那天,雪儿一首等在考场外,来回走动。

一见到郑一凡的身影,雪儿逆流而进,挤到身边送上一个“猴抱”,拉着他回家吃饭。

到王家后,郑一凡简单说了一下考场情况后,从口袋上摘下钢笔,了一下,才递给雪儿。

“既然你那么喜欢,送你了。”

“真哒!”

雪儿一把夺在手里,抱在胸前,“我还琢磨着怎么抢呢!绞尽脑汁无妙计,得来全不费工夫,谢谢哥!”

雪儿欢天喜地拿去向爸妈炫耀,不料大王小王都冷了脸,讨了个没趣。

雪儿手里紧紧攥着那支笔,眼角微润。

郑一凡心底一沉,大小王当面撂脸子,这还是第一次。

“要走了,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我能留给雪儿的,也就这支笔了,雪儿也喜欢。临了临了让她不高兴,我这个哥就白当了。”

王哲甫见郑一凡也冷了脸,忙说道,“小凡,你误会了!这支笔对你更有意义,这是你舅舅送你的,你应该明白其中的份量。往小里说,是长辈的帮助,往大里说,是上一代人的希望。

笔是什么?对普通人而言,不过是写字工具。可你不是,你要用它书写人生,不一样的人生,还必须是有担当的人生。这是中国人的惯性思维,你可能现在还不明白,再过二十年,你自然就懂了。”

“老师,您说的我能懂,我是什么样的人您也清楚。我做不到的事,从不答应。我答应的事,也从不反悔。既然送给了雪儿,就没收回来的可能。

希望您尊重一下雪儿的喜好,也尊重一下我的决定。”

王玉芬见气氛有点僵,忙插话说,“小凡,我们没不尊重你的意思。这支笔的来历我清楚,那天我亲眼所见。你舅舅一看就不是一般人,他送出的东西能普通吗?

你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儿不自信,娘亲舅大,能不了解你吗?

这笔不仅是对你的肯定,更多的还是希望和激励。这笔很有纪念意义,你怎么能轻易送人?雪儿不懂事,怎么能欣然接受?除了这支笔,我们什么时候阻止过你给她东西?”

郑一凡愣了一下,显然他没想那么多,只是把自己想到的做出来而己。

“这笔很好用,这次考试顺利,有它一半的功劳。舅舅给我,是希望我能顺利考上大学。

现在也要上高中了,我把它送给雪儿,也是希望她顺利考上大学,其他的都不重要,真的。”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呢?”

王哲甫见一时无法说服郑一凡,开始有点急了。

“按雪儿现在的成绩,考大学没什么问题,别找借口。我这么给你说吧,这支笔对雪儿并不重要,需要的话我可以给她买一打。

但对你就不一样了,这支笔可以代表一个男人的自信和尊严,说难听点儿,足以代表你超乎寻常的身份。”

郑一凡笑了,“老师,您也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换来的。一支笔再好,也不可能取代人的自身价值。

装点门面的事儿,不过是镜花水月,我从来没放在心上。”

王哲甫摇摇头,“唉,你不懂,现在这个社会浮躁得很,不看你脑子里装了什么,眼睛只盯着你口袋里装了什么,就像这支笔,不认识它的,会认为就是一支笔。

可认识它的人,马上会高看你一眼,还可能提供与这支笔相称的机会。这就是它的无形价值。”

王玉芬也说,“雪儿女孩子家家的,用不着这么好的笔,你还是自己留着好了。”

话刚说完,招来雪儿一顿白眼,还把手藏在了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