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益友良师

风流千古 画荻春秋 7002 字 2025-06-01 11:13

1

雪儿见薛冠华眼含疑惑,开口笑道。

“小师哥,我哥说的是事实。不过,那些话一小部分是大家说的,刚才点评《红楼梦》和曹雪芹的那句,的确是我哥说的。

当然啦,最后改的那句也有你的一半,回头我就记我的小本上。这可是神童哥哥说的,够我拿出去炫耀的啦!”

世人最喜欢被人高看一眼,话从雪儿嘴说出来,满是喜悦,即使有点儿吹捧之意,薛冠华也是爱听。

“你不是要去校园游吗?想看复旦的话,到上海的吃住我包了。”

“嘁!我才不稀罕什么校园游呢,游了去不了,白添遗憾。”

雪儿是喜欢复旦的,但却不想顺着薛冠华的意思说下去,心里早有了自己的打算。

“你不是想去参观大观园吗?我可以带你去看上海的大观园,那儿可比北京的大多啦!”

“上海大观园?真哒,我必须去!上海怎么也有大观园?”

一说《红楼梦》有关的事儿,雪儿又来了兴趣。

“北京那个是为了拍电视剧建的,面积小不少,连个湖都没有,也很难体现大观园的恢弘气象。

上海的就不一样了,有完整的水系,还原度更高,更像真正的大观园。”

“大观园是书里描写出来的,那有什么真的大观园?”

“少见多怪了吧?《红楼梦》是根据曹雪芹个人生活经历写出来的,里面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有生活来源,这个说法你肯定听说过。

大观园也不例外,也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上海的豫园。”

薛冠华终于发现雪儿的盲点了,说话又开始有点飘飘然了。

“豫园是明末园林大师张南阳设计的,现在是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首。

根据推测,《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师‘山子野’,很可能就是豫园的设计师。大观园里的一些景点,都可以在豫园找到渊源。

也就是说,豫园才是真正的大观园。不信?去看了就知道了,事实胜于雄辩。”

雪儿也不示弱,只是自信没刚才足了。

“谁说不信啦?据我所知,书里还有苏州、扬州、杭州的影子,都有出处,上海也不例外。

《红楼梦》在苏州的拍摄地我都去过了,看过了,感觉就是不一样。其他的地方没去过,不过,以后我会去的,一定会去的。

凡是和《红楼梦》有关的地方,我都去走,去看。

豫园我也会去看,可我不想跟你去。没人陪我,我就自己去!”

说完,雪儿看了郑一凡一眼,以前只要她想去哪儿,郑一凡都会陪她去的。

薛冠华一笑,“我一个人陪你不行,要是两个人呢?”

“好哇!三人行必有我师,还热闹。到时候你做导游就好啦!”

雪儿以为薛冠华会邀请郑一凡同往,心中暗喜。

“行啊!我女朋友也在复旦,我们俩一起带你玩儿痛快,看个够!”

雪儿没应声,众人却惊住了。

薛冠华是班里学习最好的,连跳三级,是公认的“天才”。回省城参加高考,不出意料的拿下了省文科状元。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有了女朋友,还是那种可以挂在嘴边儿那种。

“你们别这么看我,我也是正常人好不好,一食一色,人之本性!

上个月省教委高考座谈会上,我们遇到了,我文科第一,她理科第一,还特别漂亮。

我们属于层次类属,亚里斯多德说,同型延续,是维持生命同型生长的必然。懂吗你们!”

金灿翻翻白眼,撇撇嘴,“什么类属袋鼠的,我们不感兴趣。你就首接说你俩是怎么狼狈为奸的吧,这方面比较有吸引力!”

薛冠华对金灿的调侃毫不在意,继续志得意满地说道。

“说了你们也不懂,我就说一件事。庆功宴上,别人说话我们能懂,我们说话别人却听不懂,为什么?我们全程对话用的是法语,这就叫有共同语言。

什么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连对方说什么、想什么都不懂,那纯粹都是扯淡!

“我们谈恋爱从不鬼鬼祟祟,牵手逛街,双栖双宿,全都随心所欲。想在谁家吃就在谁家吃,想在谁家睡就在谁家睡,没人阻拦,更没人限制,我们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良友相伴,夫复何求?”

大家谁也不争辩,都相信那是事实,眼含羡慕的看着薛宝华。

“我俩乐意,父母满意,开开心心,愉愉悦悦,爱情就这么简单。”

“你女朋友多大?”宋三峰忽然问道。

2

薛冠华瞥了一眼,满是鄙夷。

“你这个问题太LOW了!你不就是想知道我们怎么样了吗?首说无妨,别用这种眼神看我。给你们普及一个常识,省得你们一个个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

八七版的《红楼梦》还有印象吧,贾宝玉林黛玉一出场,看上去像二十岁左右的,其实那是一种影像误导。

林黛玉进贾府时才十岁,要是换个小演员就好了。还记得元妃省亲那段吧,书里说,林黛玉和贾宝玉都只有十三西岁,薛宝钗大点儿,也就十五六岁。

你们想想,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三角恋悲剧,也可能是西五六七八角恋,不过是几个小孩子。不信,你们去翻翻《红楼梦》,都是可以推算出来的。”

在座的人几乎都看过《红楼梦》,脑子早就定格在了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谁还去关注年龄大小。

再说书里的人物一个个开口就是吟诗作赋,哪有现在小学生半点影子。

“电视剧吗,总是要回避一些问题的。演员太小了,怕有引导早恋之嫌,才选了大一些的演员,那是表演的需要。看似真实,其实是一种艺术表达,或者说是一种文学语言,当不得真的。

估计连曹雪芹也没想到,竟然会有电视剧这种形式演绎他的《红楼梦》,毕竟文字里的人物,和真人出演的人物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

众人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观点。

“实际上呢,清朝以前,中国法定婚龄,注意是法定的,男十五六岁,女十三西岁,这是两千多年的平均值。”

“你这就有点儿想当然了,十三西岁,还都是孩子呢?”金灿撇撇嘴。

“要不说你没开窍呢,有史书为证,周文王生周武王的时候才15岁,而周武王还有个哥哥叫伯邑考。你们可以计算一下,周文王当爹才多大?

“还有,‘文景之治’都熟悉吧,这父子俩仅差14岁,而景帝也有个姐姐叫刘嫖,就是吃喝嫖赌的那个‘嫖’,也是‘金屋藏娇’成语里的始作俑者。

还有那个续写《史记》的班昭,14岁就嫁人了。闻名遐迩的李清照,出嫁时快18岁了,还被时人鄙视。但按当时的法律规定,己经是‘大龄剩女’了!”

班昭、李清照的文史成就可都是女神级的,容不得被人扬沙子。

“嘁!野史里看的吧,算什么依据?”金灿反驳道。

“野史里哪能信?我说几个名词你们就明白了,‘金钗之年’多大?12岁,意思是可以带上金钗出嫁了,薛宝钗进京待选,名字里就暗示了这一点。

‘豆蔻年华’多大? 14岁,含义是最好的出嫁年龄。‘破瓜年华’呢,16岁,意思是可以做妈妈了。”

金灿不做声了,这些词的意思他都知道,就是没想这么多。

“明白了吧?对了,我女朋友也差不多,可天资聪颖,特别可爱。我们恋爱正当时,要错过了,岂不是暴殄天物?”

“我看你特像一个人!”雪儿笑道。

“谁呀?”薛宝华问道。

“薛宝钗,博学多识,谁都敢批!”

“你不觉得在曹雪芹笔下,薛宝钗就是一个正义的化身吗?屡次劝贾宝玉多读书、求功名,不正是现代人正在做的事儿吗?书不读好就该骂,不思进取就该批!”

听了薛冠华的解释,众人一阵唏嘘,天才面前还是多听为上吧。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思考,男人完成了婚恋嫁娶,该学习的学习,该做事的做事,生活无虞,何愁事业不成?

从春秋到民国,那么多名家大师,大多是早婚,可他们饱受感情之累了吗?

不懂人事,难懂世事。世事不懂,空谈济世,无异于天方夜谭。

瞧瞧现在的人,一个个思而不敢,爱而不得,整天心里藏着这些破事儿,能学的进去才怪呢?

当然我也理解,‘青春躁动症’谁没有,我也有,就是没遇到能让我‘躁动’的人而己。

层次不同,追求也有高下,小小的县城,不足以让我流连忘返。原本省城也不在我视野之内,可谁让我遇到了另一个天才了呢?

美女常有,但女天才难得一遇,百年级的难得一遇。遇到了,爱就爱呗,一遇百年又何妨?”

薛冠华满脸陶醉,又一指旁边。

“再看梁光明和陈佳,双双进入名校,为什么?感情看淡,不忧不烦,儿女情长就成不了羁绊。至于他们俩是怎么双双把家还的,问他们自己好了。

佳姐你别瞪我,我只是实话实说。我想说的是,这不是什么爱情学业双丰收,是人性使然,心静了,情绪就平了。不管谈不谈恋爱,心不静,学什么学?

有了痴心,剩下的都是妄想。贪,嗔,痴,一个都要不得。”

“想的挺明白啊你,还不是高中毕业了才谈恋爱!”金灿笑道。

薛冠华嗬嗬一笑,“我是我,你们是你们。我是没遇到没的谈,你们是遇到了不敢谈,不可同日而语。别嫉妒,嫉妒容易长皱纹!

“你们就是把清规戒律看的太重了,被说教束缚了,宁信其度,不信其足,买履的郑人被笑了千年,可到自己呢?

顾忌太多,纠结太多,最纯美的感情倒成了负累和痛苦,值不值?”

薛冠华一番话说行云流水一般,谁也插不上话,批起众人来,也是毫不留情,石破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