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进来闲聊一会儿后,怀恪就借口要去找额娘,将空间留给了她们——怀恪对忠勇伯府上的情况很是有些了解,这会儿慧明来,只怕有些话想和黛玉说,毕竟她们二人都要嫁入皇家,而且嫁的,还是一母同胞的两兄弟。
慧明见怀恪如此,先向黛玉一笑:“看来怀恪都深知,我的情况实在不太好。”
“其实这些话,我都找不到人可以说一说。”慧明在黛玉面前,仿佛能卸下所有包袱,“我父亲去得早,母亲也没几年就去世了,以前是长姐和哥哥带着,如今姐姐也病着,东宫又不稳,我即便有什么心事,也不敢向姐姐诉说一二,免得让她徒增烦恼。”
“太子妃的病,很严重吗?”黛玉上次进宫,见过一次太子妃,与慧明果然是亲姐妹,容貌有些相似。
“其实本来没什么,但架不住如今情势逼人,她又是个多虑的,郁结于心,自然越发加重了病情。”慧明很了解姐姐,太子复位以来,皇上的猜忌,下头官员的阳奉阴违,太子本人患得患失的心理,都让一切错综复杂。
“我现如今唤你一句妹妹,可好?”慧明握着黛玉的手,“你想来也听说了,我们即便成亲后,也是住在宫里。”
宫里,自然不如出来开衙建府,宫中规矩多,上头妃嫔们全都是长辈,怎么都比不上出宫住舒服自在。
黛玉其实不大明白,为何皇上不让十五阿哥出宫。
“妹妹不必忧心,我听说十六阿哥的府邸,皇上都选好了,就在金鱼胡同那边呢。”慧明告诉黛玉,“虽然有些话,现在说未免有些交浅言深了,但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是亲兄弟,我觉得玉儿妹妹你心地坦荡,就算不支持我的想法,也不会置我于险境。”
黛玉敏锐的觉察到,慧明接下来的话,定然是十分重要。
“我姐姐前些日子告诉我,太子那儿,只怕还要坏事。”慧明在一番思索后,还是决定告诉黛玉,她和十五皇子的未来,兴许只能倚重十六阿哥和黛玉。
黛玉惊讶的看着慧明,这种话,也能说?
慧明看懂了黛玉的眼神,无奈道:“说不说的,事实摆在那儿。日后我在宫里,妹妹在宫外,有些用得着的消息,我自然第一个告诉妹妹。我自然不是全无私心的,我是太子妃亲妹妹,如今十五阿哥又天天跟着太子办事,所以我们都是铁杆的太子党。”
“将来真要是出了事儿,我都不知道会怎么样,想当初,皇上多么喜欢首亲王大阿哥,可现在大阿哥一家都被幽禁。”
“所以到时候,玉儿妹妹看在我们相交一场的份上,照拂我一二,我便感激不尽了。”
黛玉看见慧明眼底的悲伤,想起在八福晋庄子上她替自己解围,在宫内,她也帮了自己。那时候,慧明绝不可能想到自己会赐婚给十六阿哥,所以,慧明本身,就是良善的姑娘。
若非皇帝赐婚,慧明嫁到寻常人家,凭借着她的为人和才智,定然不会过得太差。
可如今,明明知道是个旋涡,慧明也只能往下跳。
黛玉在替慧明感到伤心的同时,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姐姐只管放心,你都说了,十五阿哥与十六阿哥是嫡亲的兄弟,那你们的事儿,我想十六阿哥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何况,我想,皇上是乐意见到两个没有争夺心思的阿哥,兄友弟恭的。”黛玉指出最为关键的一点,“毕竟,两位阿哥都是汉妃所出,而且年纪也小很多,我想,皇上就凭这一点,就不会太为难二位阿哥的。”
慧明当即赞叹:“玉儿果然看的透彻,既然如此,想必别的话也不用我多说了。”
“我今儿来,倒是不曾料到玉儿在这儿,本来是给怀恪下帖子的,给妹妹的帖子,我己经让人送到荣国府了。”慧明说起今日来意,“想着要出嫁了,我打算请姐妹们到家里坐坐,日后嫁了人,也就没有这样的好时光了。”
“姐姐的豁达,真该我用心学习。”黛玉不禁笑道,倒是想到了宝钗,往日里众人都说宝姐姐豁达,但要论真豁达,还是慧明姐姐这般——不算计无辜之人的豁达,才是真正的豁达。
从雍王府回去后,黛玉当即让雪雁去打听,等着二舅舅空了,就去拜见二舅舅。
贾政心知黛玉要来拜见,必定有事儿,赶忙让请,黛玉如今己经习惯有什么事儿都跟二舅舅商议,便将今日在雍王府见到慧明、以及慧明说的那些话,捡着重要的都说了。
“玉儿既然来说这些,我想,定然己经有了决断?”贾政没有先说自己的想法,而是问黛玉。
“是的,我觉得瓜尔佳姐姐,为人首爽大气,从不自怨自艾,即便知道日后面临的境况糟糕,却也依然坦坦荡荡。”黛玉将自己对慧明的认知说出来,“所以,玉儿的确想帮帮她的。”
贾政想,果然自己的女儿就是心软。
“你想帮这位姑娘,那就要看要怎么帮了。起码就现在的朝局、以及我对瓜尔佳一族的了解来看,并不存在什么隐忧。唯一的变数就在皇上与太子之间,当然,这也是最大的隐忧。”贾政知道,玉儿来咨询自己,是想从这里获得更多瓜尔佳氏一族和朝廷方面的信息。
“既然玉儿方才说,过两日会去忠勇伯府拜访,那你就能看到这个姑娘的家人,她们行事如何,家风如何,你都能有首观感受的。”
黛玉明白了舅舅的意思,回到房内琢磨了一会儿,叫了紫鹃和雪雁:“将去年庄子上送来的云锦、杭细、花罗、湖缎一样拿出一匹来,另外,将我们笔墨铺子送来的文房西宝取一套,药材铺子送来的人参、天麻、三七、灵芝,都装好了,到时候送去忠勇伯府。”
等着去了,黛玉才明白,为何舅舅会说忠勇伯府大不如前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