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雍亲王的迂回路线

待黛玉离开后,西福晋晚上就把这番话转述给了丈夫听。

胤禛听了福晋的话,先是沉思不语,好一会儿后才顿悟道:“果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往日想的太多,却不如十六弟妹一句话,来的通透。”

福晋笑说:“谁说不是呢。不过呀,十六弟妹说,这是她舅舅说的,她借用了。”

“难怪她舅舅能当工部尚书。”雍亲王对贾政办事的能力是信服的,今日听见这样的话居然是贾政说的,雍亲王不免更是多了几分心思。

贾政这人,竟然看的这么透彻,真是难得。

“倒是帮了我一个大忙,皇阿玛回京,自然要召我去奏对,保不齐就要提到老八的事情。”雍亲王对他的阿玛,还是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府里头就都交给你了,最近这段时间,一定要仔细些,万万不能闹出什么流言来。”对福晋,雍亲王一向是十分信任的。

第二日一早,雍亲王上朝去了,福晋便将府上侧福晋、几位妾室都召集起来。

先问了怀孕的年侧福晋身体如何:“你近日好好养胎,旁的事儿不必在意,安心的给王爷生个大胖小子,就是最好的。”

年氏谢过福晋关心。

“咱们不比寻常百姓人家,不是那等只管着三綹梳头,两截穿衣,闲来无事就嚼舌头的妇人。你们也都有娘家,自然也知道些外头的情形。”福晋开始说正事。

“咱们府里头的女人,再不能给爷添乱添烦心事。再者,这府里这些年买了些人,也走了一些,丫鬟杂役越来越多,难免就人浮于事人多口杂。”

“大家房里的丫头婆子,我一向都放权给你们,方便你们便宜行事,你们也不要辜负了爷和我,否则闹出事儿来,爷没脸,我们大家也都没脸。”

雍王府的人不多,福晋之下,李侧福晋和年侧福晋,之外就是钮祜禄氏和耿氏,再有宋格格。

福晋公正,底下的人也都安安分分的,毕竟王爷是这个家的主心骨,要是王爷得不到好处,她们的日子自然也就不好过,所以不必福晋敲打,她们也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宫里的情形就不大一样了。

御书房内,气氛略显凝重。康熙帝先是问了几件户部的事儿,胤禛条理清晰地一一奏对。

待正事说完,康熙帝的目光便落在了胤禛身上,语气随意却又带着一丝试探:“老西啊,你对胤禩送死鹰一事,怎么看?”

胤禛心中一凛,知道正题来了。他低头恭敬回话:“回皇阿玛,儿臣愚钝,以为那海东青只怕是路上出了问题,八弟本是一片孝心,只是好心办了坏事,儿臣恳请皇阿玛体谅。”

他深知康熙帝的脾性,此刻若落井下石,只会让康熙帝厌恶其刻薄寡恩。不如将过错归于意外和好心,既不过分袒护,也不至于得罪康熙。

哪知康熙听了,反而阴阳怪气起来,冷哼一声:“哦?难道你觉得是朕不懂体谅人?”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讥讽和不满,显然对胤禛的回答并不满意,似乎在责怪他替胤禩开脱。

皇阿玛都己经和老八父子恩断了,自己这会儿是万万不能落井下石的,否则就会在皇阿玛跟前落下一个刻薄兄弟的名声。

于是胤禛低着头,语气更加恭敬而诚恳:“儿臣不敢。皇阿玛日理万机,为国操劳,儿臣心中只有皇阿玛的龙体安康。无论什么事,儿臣只求皇阿玛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同时他顺势提及康熙帝最小的两个儿子:“再说,二十一、二十二两个弟弟,都还幼小,更需要皇阿玛的照拂。”

此言一出,既表明了自己对幼弟的关爱,也间接提醒康熙帝,作为父亲,他还有未成年的儿子需要依靠,不能因为皇子争斗而伤了身子。

康熙听完这话后,好一会儿都没再开口,他静静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儿子,而后摆了摆手,让他下去了。

胤禛知道,自己这次算是过关了。

因着死鹰一事,京城的氛围变得异常紧张。

达官显贵们家家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卷入这场旋涡。以往逢年过节,各府门庭若市,人声鼎沸,如今却是一片肃杀。往来的拜帖少了,宴请聚会也几乎绝迹。

即将到来的这个年,也因为这般紧张的朝中气氛,显得格外低调。

然而,十六阿哥府上,却迎来了一桩喜事。

连着几日黛玉都没什么食欲,吃了东西还容易犯恶心,一大早御医来请脉,脸上立时绽放出喜悦的笑容,忙不迭地向黛玉道喜:“恭喜福晋!恭喜王爷!这是有喜了!”

黛玉听了,先是一愣,随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脸上也浮现出淡淡的红晕。

十六阿哥胤禄得知黛玉有孕,更是欣喜若狂,激动得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他本打算立刻进宫报喜,将这天大的好消息告诉皇阿玛和额娘密嫔。

然而,黛玉却比他冷静得多。

她拉住胤禄的手,轻声道:“爷,眼下朝中情势不稳,皇阿玛正为八哥的事烦心。咱们这喜事,还是先别着急大张旗鼓地宣扬出去。”

胤禄闻言,收敛了脸上的狂喜,点头道:“福晋所言极是。是我思虑不周了。”

黛玉接着说:“爷先悄悄进宫一趟,只告诉额娘密嫔一声便是。请额娘酌情考量,待时机合适时再向皇阿玛禀告。”

胤禄赞同地颔首:“就依福晋所言。”他当即换了常服,低调地去了宫里。

密嫔听了儿子的话,脸上当即浮现起浓浓的笑意:“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儿,终于怀上了。”

其实密嫔倒不是催促儿媳妇,只是两个儿媳妇,十五媳妇那儿一首没动静,所以密嫔不免就有几分担心。

如今听见十六媳妇怀上了,当然就十分高兴,拉着儿子叮嘱一番,末了又说:“你媳妇是个聪慧的,我一向不担心,只是如今她有了孩子,府里的事儿万万不能让她太过操心。”

可惜她不是普通人家的婆婆,不然这会儿,早到儿子府上帮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