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曙光初现

晨光轻柔地漫过晒谷场,苏瑶瑶的布鞋尖己然沾上了三片草叶。

她静静地蹲在最后一个山匪包裹前,当指尖刚刚触碰到硬邦邦的布面时,鼻尖陡然泛起那股熟悉的甜腥——是福气感应在动。

“瑶瑶姐!”三妮举着半块咸肉欢快地跑过来,羊角辫上的红绳被晨风吹得一蹦一跳,“柱子他娘说这肉能炖锅汤,给受伤的张大娘补补!”

苏瑶瑶抬头,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眼角的余光瞥见包裹缝隙里露出半页泛黄的纸。

她轻轻按住三妮的肩膀,柔声说道:“先帮我把这包裹搬到祠堂,好不好?”小姑娘脆生生地应了一声,踮起脚费力地抱起比她还高的包袱,布角扫过地面时,几枚铜钱叮铃当啷地滚了出来。

“都仔细着点!”柱子他爹扛着收缴的长矛大步走过,矛尖挂着片山匪的破衣襟,大声提醒道,“别让娃子碰着带刃的家伙!”他话音刚落,韩小七就举着把嵌宝石的匕首风风火火地冲过来:“瑶瑶,这刀鞘上有个鸟纹,跟我爹说的商队标记像不像?”

苏瑶瑶接过匕首,那刀柄上似乎还残留着山匪体温的余温。

她没有立刻接话,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医馆方向——那里飘来淡淡的艾草味,还混着若有若无的呻吟声。

“先收了这些。”她把匕首递给苏大壮,后者立刻解下自己的粗布腰带,将匕首严严实实地裹好,“哥,把所有铁器都锁进祠堂的老木柜,钥匙你收着。”

“中。”苏大壮应得干脆利落,转身时却又回头,在掌心蹭了蹭柴刀,犹豫地说道:“那医馆……”

“我这就去。”苏瑶瑶拍了拍他的手背,转身时瞥见三妮正吃力地把那个包裹往祠堂门槛上搬,布角露出的纸页被风掀起一角,那墨迹晕开的痕迹宛如一团凝固的血。

医馆的竹帘被风卷起半幅,里面传来李秀娘清脆悦耳的声音:“阿婆,这药汁要趁热喝,您忍忍,这是桑白皮配的,消肿最快。”苏瑶瑶掀帘进去时,正好看见李秀娘跪在土炕上,握着张大娘肿成馒头般的手腕,另一只手用银簪小心翼翼地挑开溃烂的伤口。

“瑶瑶!”老瞎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药杵在石臼里磕出白印,急切地说道:“你来得正好,这伤……”

“用变异桑林的紫叶。”苏瑶瑶蹲下身子,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我前日摘的,晒得半干。”她轻轻捏碎叶片,绿中带紫的汁水滴在伤口上,张大娘疼得抽了口气,却突然瞪圆眼睛,惊喜地说道:“不疼了!像敷了块凉丝丝的瓜皮!”

李秀娘抬头看向她,眼底闪过一丝惊艳。

这位总挂着温和笑意的游商,此刻指尖还沾着血污,发间的珍珠簪却依然端端正正:“你怎知紫叶能治刀伤?”

“前日去林子里,见山雀啄了叶子,爪子上的伤好得快。”苏瑶瑶没提福气感应——那是她最珍贵的秘密。

她替李秀娘递过药棉,眼角的余光瞥见墙角躺着个山匪俘虏,左腿扎着带血的布,正用浑浊的眼睛盯着她们。

“瞎爷,”她突然提高声音,坚定地说道,“把俘虏的伤也治了。”

“啥?”老瞎子的药杵差点掉在地上,满脸震惊,“这是害咱们村的土匪!”

“留着活口有用。”苏瑶瑶替张大娘盖好被子,冷静地说道,“等他醒了,我要问赵老西的主子是谁。”

医馆里安静了一瞬。

李秀娘的银簪晃了晃,突然轻笑一声,赞赏地说道:“瑶瑶妹妹,你比我见过的许多掌柜都精明。”

日头缓缓爬过祠堂的飞檐时,苏瑶瑶的袖中多了个温热的纸包——是王婶塞的糖饼,说是用山匪抢的糖熬的。

她轻轻推开祠堂木门,只见苏二郎正趴在供桌上,用炭笔在信纸上认真地描着什么。

“瑶瑶姐!”他见她进来,立刻把信纸推过来,鼻尖还沾着今早敲钟时的铜盆灰,兴奋地说道:“这信是从赵老西贴身衣袋里翻的,我闻着有股沉香味,跟商队密信一个味儿!”

苏瑶瑶展开信纸,那墨迹还未完全干透,最下面盖着枚朱红印鉴:“庆丰号”。

她前世看过的话本里,庆丰号是江南最大的粮商,可这穷山村里,怎会有他们的信?

“‘秋粮入仓前,清剿阻碍’……‘苏家村若不从,烧作白地’……”苏大壮念着念着,柴刀“当”地一声砸在供桌上,愤怒地骂道:“他奶奶的!赵老西说只是来抢粮,敢情是要端了咱村子!”

“哥,小声点。”苏二郎戳了戳他的胳膊,提醒道,“柱子他爹在外头守着,别让村民慌了。”

祠堂外传来脚步声。

柱子他爹掀开门帘,腰间别着刚收的短刀,压低声音说道:“瑶瑶,王猎户在村头放哨,说后山的歪脖子树底下,埋着半坛酒。酒坛里还有张图,画着咱村的地形,连狗洞的位置都标了。”

苏瑶瑶的手指在信纸上轻轻颤抖。

前世原书里,没提庆丰号,没提地形图——这说明她的逆袭,己经悄然撬动了原有的命运齿轮。

“得加固围墙。”她突然开口,冷静地安排道,“东墙的土坯松了,用山匪的铁钉钉紧;南坡的荆棘丛砍了可惜,让猎户们编些篱笆,再埋上竹钉。”她转头看向苏大壮,“哥,你带几个猎户,夜里分三班守着,火把要备足,铜锣挂在各路口。”

“中!”苏大壮一拍胸脯,柴刀往肩上一扛,豪迈地说道:“我这就去喊张猎户、李二柱,咱砍荆条的砍荆条,修墙的修墙!”他走到门口又回头,挠了挠后脑勺,问道:“那……那信上的庆丰号,咋办?”

“先防着。”苏瑶瑶把信纸叠成小块,小心翼翼地塞进祠堂香炉的香灰里,“等咱们墙高了,刀利了,再……”

“瑶瑶姐!”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喊。

三妮的红绳辫在门框外晃了晃,惊慌地说道:“村东头的狗突然全叫了!王猎户说……说山林里有影子!”

祠堂里的光线突然暗了暗。

她看向苏大壮,后者己经握紧了柴刀,刀刃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哥,带五个人。”她声音平稳得连自己都惊讶,冷静地说道,“拿上火把和铜锣,顺着狗叫的方向去看看。”

苏大壮点头,转身时不小心碰倒了供桌上的烛台。

烛火晃了晃,照亮香炉里那叠信纸的边角,“庆丰号”三个朱字像团跳动的火。

祠堂外,村民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苏瑶瑶望着东山林木摇动的方向,清晰地听见自己心跳如鼓。